教学过程:

一、读读、看看、议议。

让我们来看看司马光为什么“砸缸”救小朋友?

1.自由读读课文,看看那口水缸在哪里?是口什么样的水缸?用“——”画出有关句子。(第二自然段)

2.认真读第二自然段,观察插图。

小组讨论:一个小朋友掉进那口水缸里,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破”缸救那个小朋友?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认真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和图上的孩子相比,文中写的“大水缸”是相比孩子们的个子还高,而且体积大,能装许多水。那样“大”的水缸,又是装满了水,小朋友掉进缸以后,整个儿会被淹没,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司马光要“砸破”那口缸,让水流出来,才能救小朋友。

二、读读、演演、问问。

司马光是怎样救掉进缸里的小朋友的呢?

1.找出有关“怎样救”的段落。(第五自然段)读读,画出“怎样救”的句子,点出重点词语。(“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2.表演体会司马光“怎样救”小朋友,看谁把司马光的表情、动作演得像。(表演、评议)

3.再读第5自然段,对司马光“怎样救”小朋友的表现提出问题,想想、议议。(教师可从学生实际出发,启发引导学生)师提出问题:司马光为什么“没有慌”?当时他会怎么想?他怎么会知道“举起一决石头,使劲砸那口缸”?石头是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几下子”把缸砸破?——使学生在读的基础,有充分思考的余地,培养学生逐渐养成会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对司马光在小朋友遇到生命危险时“没有慌”,沉着冷静,急中生智,动脑筋、想办法,化险为夷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4.引读第5自然段,说说你从司马光的表现中明白了什么?你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让学生从事情本身以及事情所说明的道理等等角度各抒己见,体会司马光的临危不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

5.引读第4自然段:当看到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办的?

6.大组对比读第4、5自然段。分角色表演(司马光、掉进缸的小朋友、众小朋友)看谁演得最像。再说说“都慌了”和“没有慌”的不同结果。

(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生读句子。)

师:将“举”字换成“拿”字,大家再读一读。(生再读句子。)换掉好吗?为什么?

(通过朗读比较。)

生:因为是一块大石头,司马光“拿”不动,要用“举”。

生:用“举”字,说明东西很重,用“拿”字说明东西很轻。

生:从图上来看,花园里的石头对于小小年纪的司马光来说都是很沉的,他都得‘举’,司马光肯定是在这些石头中挑了块最大的,因为只有用最大的石头才能砸破缸,才能救出小孩。”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有道理,大家同意吗?真不错!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在生活中,什么是需要我们“举”的,什么是需要我们“拿”的呢?

(课堂顿时活跃,学生踊跃发言。)

师:说得真好,相信你们也一定读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吧!(生有感情地读句子。)

教学反思:学生的见解多精彩!为了理解“举”字,我没有越俎代庖,把成人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换词来比较,通过朗读来比较。学生认识了“举”与“拿”的区别,教师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举”和“拿”。学生独特的发现和见解无一不与教师的循循善诱有关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为课堂营造了活跃的、富有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