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相关数据表明,在全国8000家玩具生产企业中,将近1/3的生产厂家拥有出口许可证,但其出口的70%以上的玩具都属于来料加工或来样加工,严重缺乏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

由于缺少技术含量,自有品牌极少,国内的玩具业将会失去竞争力。为此,中国玩具协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以下简称该专家)在接受《中国现代企业报》的采访时,忧心忡忡。

今年1至4月,福建省出口玩具高达3599.5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59%。这样的成绩是可喜的,而相伴来的却是原材料费用激增,利润空间急速下降。近段时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涨再涨,导致塑料原料价格随之上涨,塑料价格与2005年同期相比上涨30%-40%。

据了解,一件玩具中,塑料成本大概占总成本的60%-70%,所以各项费用算下来,每吨原料成本预计要增加人民币3000多元;再加上中国玩具向来产销一高一低,不能平衡,所以利润空间小,是必然的。

而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国外买家和生产厂家签订的是固定价格合同,厂家需要承担原材料成本的价格风险。为了维系买家,玩具生产厂家不敢轻易提高产品的定价。中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逐渐削弱,利润空间只会越来越小,出口风险也随之增长。因此,该专家指出,“如果不转变经营思路,这将是一条不归路!国际市场是否是中国玩具业的“久留之地”,还是未知数。”

另外,根据欧盟ROHS指令要求,自2006年7月1日起,所有在欧盟市场上出售的玩具不得使用6种有害物质,即铅、汞、镉、六价铬、聚溴二苯醚(PBDE)和聚溴联苯(PBB)。在强制性认证制度实施后,玩具生产商不得不为每件玩具额外支付检测费用,将使一些产品附加值本来就不高的生产商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

该专家还透露:酝酿已久的玩具产品国家强制性认证制度3C,目前正在加紧制定,最迟将在2007年正式实施。实施后,未经认证的玩具不得在市面上销售,这无疑又给我国的玩具企业套上了一个紧箍咒。

长期以来,中国玩具的国际市场主要是面向欧美等地,拓展单一,这些地方的玩具业发展比较超前,有些方面是国内玩具业所不能比拟的。与欧美市场不同的是,国内玩具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成人玩具的消费市场才刚刚开始形成。

因此,对于玩具企业来说,只要不失时机,突破传统的简单玩具模式;积极研发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的产品,从开发益智型、娱乐型产品上大下功夫;利用科技,创新出附加值高的产品;设计制造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体系,满足市场需求;逐步实行现代化企业制度,中国的玩具企业前景堪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