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有5800万留守儿童,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想象不出来,这些缺少父爱、母爱与社会关怀的孩子,在成长为大人之后,会如何看待他们生存的环境。这些年来,有无数有良知的人士在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鼓与呼,但收效甚微。在户籍问题不解决、不赋予农民以国民待遇、不解决子女在父母居住地求学高考这些问题之前,任何呼吁都如同鸡蛋落到铜墙铁壁上,碰得粉身碎骨。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的封面,是四张孩子微笑的面孔,他们的笑容,稚嫩而纯真,看不到苦难的痕迹,也许是该书的编辑,想要用这笑脸,来中和一下留守儿童苦涩的生活,也许是这些孩子,用顽强的生命力,阻止苦痛从内心蔓延到脸庞。在沉重而焦虑的中国,已经很难寻觅到这样无辜的笑容,而这些留守儿童脸上流露的笑容,却又让人不由得心酸。

除了想念爸爸妈妈、憧憬外面的世界之外,《日记》中有大量文字记录了留守儿童的童年生活,乡村的天气,和同学们的关系,和兄弟姐妹之间的趣事,和狗狗的快乐片段……这本书呈现出一个“陌生中国”,在所谓现代化带来了诸多高楼大厦、由霓虹构成的不夜城之后,留守儿童的生活却还原了“乡土中国”的真实面目。留守儿童的父母们在城市中是“喑哑的一群”,城市中没有他们发言的平台,同样,留守儿童也是这个时代“喑哑的一群”,他们像野麦子一样成长,无人浇灌抚育,哪怕是心声也少有人倾听。

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均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最大的问题是社会关爱不足导致他们产生的心理问题。社会不公目前已经是导致民众心理波动的最大根源所在,一旦留守儿童发现生活真相,那么他们的心灵必将受到巨大冲击,他们会如何看待自己生存的这个国家?在起跑线上就输了,他们如何看待那些意气风发的城市儿童?

所以,关照留守儿童,从关照他们的心灵开始,在制度还无法给予留守儿童更多保护的时候,社会各个层面要懂得呵护留守儿童的心灵,让他们的心有所系,梦有所想,别让他们的希望凋零。也愿更多人读读《日记》这本书,可以用一句曾被很多次使用的话来形容它,“从这里可以读懂中国”。

今年春节的时候,我回到20多年前就已经离开的老家,那是一个偏远的村庄,村庄很寂静,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正在陆陆续续地归来,我在村口见到了两个孩子,一个六七岁,是姐姐,一个两三岁,是弟弟,不知道是在等他们的爸爸还是妈妈。那个弟弟穿着开裆裤,鞋子掉了一只,小脸被冻皴裂了,光着屁股坐在路边,屁股底下是冰冷的泥土和沙砾。

读到《日记》这本书,脑海瞬间想起了春节时在农村看到的这幅场景,那时心想,哪一个城里的爸爸和妈妈,会这样任由他们的孩子在如此遭罪的环境中成长,哪一个城市里的孩子,不是穿着暖暖的羽绒服,在享受着他们愉快的童年?同样是孩子,为什么农村的孩子要比城市的孩子承受那么多环境带来的磨砺?这是无解之问,就像大家都向往“人人生而平等”,但在现实的不平等面前,却无能为力一样。

在此背景下,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灵,成为一些媒体和舆论人士的共识,《日记》就是这样一本反映留守儿童内心世界的一图书,它放弃了对大环境的追问,打开孩子一扇扇柔弱的心门,让人们看到他们的情感需求,听到他们最单纯的愿望。200多篇日记读下来,他们表达的最大愿望,无非是希望生活在爸爸妈妈身边,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游戏,需要亲人来充实他们本不应该如此空荡的童年生活。

《日记》不是书店里常见的那种学生作文选,《日记》里的文字没有丝毫作文气,因为不是写给老师看的,也不是写给作文选发表的,尽管《日记》里影印的那些留守儿童手书,每隔几行就能看到一个错别字,一些语句读上去也不通顺,但它却比任何煽情文字都有催泪能力。一个叫田艳的孩子写到她的爸爸,“家里没有了您,就像板凳缺了一条腿”。这样的比喻让人忍俊不禁,板凳腿的“腿”字也写错了,但就在想笑未笑之时,突然眼睛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