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是指两代人都能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能够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他的思想行为,了解对方的内心感受。

在家庭中,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能够从同理心的角度,去感受对方的意愿和态度,并有效地把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就会体验到相互间的理解与尊重,产生温暖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出彼此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沟通氛围。

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在同理心的互动中来了解对方、感受对方的。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对父母的同理心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在父母对他的同理心的过程中,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的。其中,如果父母要让孩子同理父母,首先父母要同理孩子,同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包括孩子的成就与错误、优点与缺点。父母给予孩子的同理心几乎就是孩子同理心产生的土壤。

与父母沟通是儿童、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父母是过来人,阅历和经验都比较丰富,孩子有些问题拿不定主意时,与父母交谈是会有所收获的,也许会出现代沟,但这并非不可逾越,它会随着与父母交流的增多而缩短距离。而作为父母,他们是非常愿意与子女交流的。孩子由于年龄、经历和文化程度的差异,沟通当中可能会有障碍。但如果父母没有要求子女必须实现自己“未竟的理想”,相反,而是积极与子女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接纳孩子的意见,正样才是正确的态度,也只有这才能换来孩子的理解与尊重。

父母对孩子具有同理心,尝试着从孩子的立场来了解孩子,与孩子产生同样的感受和体验,这是一种教育能力。在两代人的沟通中,父母越有能力去清晰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越能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遗憾的是有些父母习惯于从主观看孩子的行为,往往以自身的经验和感受来作判断,习惯以自身预设或假设的既定标准来要求孩子,很少接纳孩子的立场和看法,这样与孩子的沟通必然受阻,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具体表现为:

当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时,就会认为父母不关心自己,随之会感到失望、沮丧,对父母的信任度降低,向父母敞开心扉的愿望就会很快消失。

父母对孩子没有产生同理心,也就不能真正地接纳孩子,很容易对孩子指责和批评,这种来自于父母主观意识的“我向信息”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和受到伤害,与父母产生对立。

当父母不能真正同理孩子时,也就不能对孩子做出积极的回应,对孩子内心世界中需要得到引导和纠正的地方就不能产生建设性的帮助。

常见的现象是,由于父母过于主观而不能对孩子产生同理心,无法深入了解孩子,甚至误导孩子。

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同理心是开导孩子内在心智世界的钥匙,是与孩子有效沟通的基础,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