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埃博拉病毒病简介:

埃博拉病毒病即埃波拉出血热是由埃波拉病毒(ebola viru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至今为止仅在非洲少数国家发生过数起暴发流行。该病死亡率很高,危害很大,故应引起我国医务人员的注意。

部位:其他、全身、皮肤、腹部

科室:小儿科

症状:发热伴出血、呕吐、腹痛、发热伴出血、呕吐、腹痛、胸痛 腹泻、头痛、咽痛、发热

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EHF-AB)

相关疾病:马尔堡病毒病、拉沙热、裂谷热

引起小儿埃博拉病毒病原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原体是埃博拉病毒,该病毒属于线状病毒科(filoviviradae),是一种负链RNA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细丝状。该病毒是于1976年被发现,并以首次检测到该病毒的地点,非洲扎伊尔一条河的名称命名的。其毒粒含有7种结构蛋白,包括依赖RNA的RNA聚合酶、一个单一的大分子糖蛋白、两种核蛋白、一种基质蛋白、和一种与囊膜相关的蛋白质等。对此病毒基因组第六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其基因排列与杆状病毒和副黏病毒相似,与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十分相似。埃博拉病毒虽在形态与结构上与同一属的马尔堡病毒很相似,但在抗原性上无相关性,亦无交叉性血清学反应。

二、发病机制

病毒通过微小的皮肤黏膜损伤、呼吸道、注射器注射而进入体内,最初主要进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其他还有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间隙、血管与组织间隙生长繁殖,再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病毒血症。然后广泛进入各组织器官。如肝、肾、淋巴组织、卵巢、睾丸、皮肤等。早期对淋巴组织的损害,对免疫系统影响巨大。

病毒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产生前列环素(prostacylin)能力受损,血小板凝聚性亢进,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升高,内皮细胞的损害激活凝血机制,发生DIC、微循环障碍及组织缺血坏死。在感染后期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血小板减少而出血。除肌肉及骨骼外,各器官组织如均可见局灶性坏死、弥漫性显微出血,尤其是肝、肾、肺、胰及淋巴组织为重。在组织中可见病毒颗粒及嗜酸性包涵体广泛存在,微循环系统破坏,有淋巴细胞大量出现,但无明显炎性反应。

由于DIC、出血及血浆渗出,循环血容量减少,产生低血压、休克、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中枢神经系统的DIC导致局部出血、水肿、昏迷、抽搐,严重者死亡。

小儿埃博拉病毒病有什么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2~21天,但多在7~14天。病人突然出现发热、寒战、头痛、肌痛、疲乏与食欲减退。随着疾病进展,出现呕吐、腹泻、排血样便。可有腹痛、胸痛、咽痛。发病数天后可出现斑丘疹样皮疹。病人出现凝血障碍,注射部位可出血不止,皮肤、胃肠道及其他内脏亦可出血。严重出血可导致休克及死亡。

小儿埃博拉病毒病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的地区分布等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的阳性结果进行诊断。

鉴别:

在鉴别诊断中须与非洲出血性疾病如马尔堡病、裂谷热、拉沙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及黄热病等区别。主要依据病原学检测。

小儿埃博拉病毒病有哪些并发症:

可发生DIC,皮肤、胃肠道可出血不止,可发生低血压、休克、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由于组织多发性局灶性坏死,可并发胰腺炎、睾丸炎、尿道炎、腮腺炎、舌炎、肺炎、唇裂、口腔溃疡等。

如何治疗小儿埃博拉病毒病:

西医治疗

虽然体外实验和动物体内实验均表明,一些腺苷类似物对此病毒的复制有强的抑制作用,但目前对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因此对本病应采用全面对症、支持疗法。

1.严格的隔离

对病人必须进行严格的隔离。隔离的方法称作“屏障技术”(barrier technique)。其内容包括

(1)医护人员在检查治疗病人时必须穿、戴隔离衣、口罩、手套和护目镜。

(2)严格限制探视病人。

(3)可丢弃用品在使用之后应焚毁处理。

(4)一切重复使用的用品在用前须消毒处理。

(5)因为本病病原体易被消毒剂破坏,所有的硬表面(如桌面、地板等)均应用消毒剂擦拭清洁。

2.避免创伤性操作

对病人的一切治疗护理均应尽可能避免创伤性操作。对病人要谨慎地保持液体供给,做到既保证供给,又避免心肌损伤或影响肺血管的通透性。

3.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只有当存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室证据并且有足够的血液学检查、监测支持时才应考虑用肝素或其他针对DIC的疗法。

4.干扰素

有一位受该病毒感染的实验室工作者经干扰素和恢复期血浆治疗生存了下来,但毕竟只是1例,很难说明问题。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用干扰素治疗甚至还可能引起发热等反应,从而使治疗变得复杂。

5.腺苷类似物

体外研究表明,多种腺苷类似物能抑制埃博拉病毒的复制,其可能的机制是,阻滞受感染细胞的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S-adenosyl-L- homocysteine hydrolase),从而间接地限制病毒mRNA的5′帽的甲基化。给成年、免疫健全的小鼠用一种腺苷类似物,碳环3-去氮腺苷(carbocyclic 3-deazaadenosine)2.2~20.0mg/kg,结果表明可保护小鼠,在致死剂量埃博拉病毒感染后能生存。给该物质单剂80mg/kg,或给另一种腺苷类似物3-deazaneplanocin A,也可提供同样的或更好的保护作用,而不引起急性毒性。

小儿埃博拉病毒病预防:

对病人进行就地严格的隔离,并采取上述各条防护措施,对控制本病蔓延是有效的。对曾经发生本病流行的地区进行人员进出方面严格的管制,对从疫区来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检疫是必要的。

目前对本病尚无可供实际应用的主动免疫的措施。但有文献报告表明,用埃博拉病毒的DNA疫苗接种给猕猴,并以表达该病毒核心蛋白的腺病毒载体强化,然后以具有强毒力的野生型埃博拉病毒攻击,可以有效地保护实验动物不发生该病毒感染。用小鼠进行的研究也表明,表达埃博拉病毒糖蛋白或核心蛋白的DNA,可以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保护致死性埃博拉病毒的感染。

也有人将埃博拉病毒的核心蛋白基因或糖蛋白基因重组到减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的RNA中,以此重组体免疫小鼠或豚鼠,并以埃博拉病毒进行攻击。其结果,该重组体可保护小鼠免受埃博拉病毒感染。该重组体经进一步研究可作为埃博拉出血热的候选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