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的科学课教学生涯中,有许多新奇的事,最难忘的还是在一次县课堂教学比赛中机智化解了因自己的疏忽造成的课堂危机,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精彩。

这次课堂教学比赛中,我执教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基本思路是: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和验证实验,观察热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掌握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三种热传递方式。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从而让学生通过探究知道热会沿着物体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

根据教学思路,我设计了二个探究实验。

实验一:热传导(即热在固体中的传递)

实验过程(见图1):

1.把4根火柴棒用蜡烛均匀地固定在铁丝上,火柴棒间距约2厘米左右。

2.把铁丝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调整铁丝与酒精灯的高度。

3.在铁丝另一端离火柴棒3-4厘米的地方用酒精灯给铁丝加热。

大约4分钟后,固定在铁丝上的火柴棒依次掉下来。学生观察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单,分析实验中的现象,讨论得出: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于是,我在黑板上板书了“热传导”。

(图1)

实验二:热对流(即热在液体中传递)

实验材料:球形烧瓶2个、热水1瓶、冷水1瓶、明胶片若干、红色素(或高锰酸钾)1小包、药匙1把。

为了让学生顺利做好实验,我用课件出示了实验操作步骤(见图2):

1.把热水、冷水分别倒进两个球形烧瓶中。

2.用药匙把红色素(或高锰酸钾)放入装热水的烧瓶中,(为了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热水和冷水相互对流)。

3.用明胶片封住冷水玻璃瓶口。

4.将冷水玻璃瓶倒立放在红色玻璃瓶子上,瓶口对瓶口不能挪位。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