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防治

小儿中耳炎是常见的疾病,因为儿童年幼体弱,中耳还有胚胎时期的残留组织,免疫力较低,所以很容易发生中耳炎。各个年龄的孩子都可能发生,其中婴幼儿最容易患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很少是原发的,大多继发于呼吸道、消化道疾病或急性传染病。但是病情比较顽固。家长重视程度不够,中耳炎也会有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耳聋和颅内感染。

中耳炎是中耳的感染性疾病,中耳有流脓和渗液,伴有疼痛,严重的会引起鼓膜穿孔。人体有咽喉管连通咽部和中耳,因此,上呼吸道感染如患鼻咽炎和扁桃体的炎症的时候,就可以将炎症通过咽鼓管播散到中耳。血液当中的细菌也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中耳,引起中耳炎。根据发病的快慢,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中耳炎(中耳渗液超过3个月)。

急性中耳炎  多见于儿童,起病急,耳朵疼痛明显,常伴有全身的症状,比如发热、恶心、呕吐、头痛等。婴儿不会表达,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哭吵,有的会用手抓耳朵,或边摇头边哭,容易被家长忽略,往往要到鼓膜穿孔,出现耳道流脓和渗液,才被发现。

慢性中耳炎  常继发于不彻底治疗的急性中耳炎。但是,小年龄的儿童,一旦耳朵不痛了,就像以前一样玩耍了,隐性感染不易被发现,所以中耳炎没有彻底治愈,以后又反复发作,最后成为慢性中耳炎。有些慢性中耳炎疼痛不明显,只有在慢性炎症急性发作的时候才会痛。大年龄的儿童往往会说有重听、耳鸣,耳朵有闷胀感、眩晕等,听力逐渐下降。

医生可以用检耳镜检查孩子的鼓膜有没有充血、水肿、穿孔,鼓膜的活动是否存在中耳炎。中耳炎如何防治呢?

急性中耳炎  可以应用抗生素滴耳液滴耳,治疗时间1~2周,如果有全身的症状也可以口服和注射抗生素。止痛药和局部滴耳可以缓解疼痛,必要时可以进行鼓膜穿刺缓解疼痛。家长要经常带孩子复诊,治疗1周以后必须检查一下,了解治疗的效果。治愈以后1个月还应再次就诊确认有无复发。

慢性中耳炎  治疗比较困难,要改善孩子的全身状况,增加抵抗力,可以多参加体育锻炼,治疗引起中耳炎的原发疾病,局部可以洗耳、滴药等,达到干燥耳朵的作用。如果这些方法都没有作用,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注意预防  保持耳朵的干燥,婴儿洗头时避免脏水进入耳道,洗后要擦干耳朵。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一旦患了急性中耳炎,要坚持治疗,彻底治愈,避免转为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