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少儿美术活动与绘画比赛中,“原生态”儿童绘画屡屡遭到排斥与冷遇,那些“伪儿童绘画”反而风光无限。这种错误的导向也给儿童美术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要扭转这种不良风气,就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关爱“原生态”儿童绘画。

一、正确认识“原生态”儿童绘画。

“原生态”这个词大概是缘于今年央视的“青年歌手大奖赛”而家喻户晓。 事实上歌唱的“原生态”人群在现代社会并非主流,更多的人可能更倾向于通俗唱法与民族唱法,而儿童绘画的“原生态”则不同,它几乎就是儿童绘画的常态,因为绝大多数儿童喜欢选择这种形式来参与美术活动,它们的总体态势就是这种“原生态”。

“儿童画,只要让孩子们自由地用个人的方式去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稚作才是儿童画最为显著的特征(张广才《儿童画是一种很高级的艺术》2006年6月10日《美术报》)”。此言对儿童画的创作过程与艺术特征作了一个简洁恰当的概括。如“原生态”歌手一样,绘画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抒发方式、创造方式、交流方式、娱乐方式,他们在活动中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自主探究与发现。

许多美术教材上刊登的“学生优秀作品”大多不是“原生态”儿童画,而学生平时的课堂作业,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绘画活动所受不当教育的影响还较小,从而保持住了儿童画的“原生态”。还有,学生平时自主创作的作品也是“原生态”,这样的作品包括随意的涂鸦、个人思想的图像表达、活动的辅助装饰等等。当一个孩子学会了用类似成人的绘画语言去处理画面,而对当初的涂鸦行为持否定态度的时候,他的画便不再是儿童画,即便他的年龄还处在儿童期。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