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程楠14岁生日那天,爸爸特意买了一个电子词典送给她做礼物。程楠先是很喜悦,可当她打开包装,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随后,很不高兴地说: “你怎么买的是这种呀,这个太不好用了,我要卡西欧的!”然后随手就把它扔在了沙发上。程爸爸满心的欢喜也在瞬间转变为失落,他答应女儿,过几天一定给她买个卡西欧的。

感恩心理的缺失,在如今的孩子中并不少见。小学放学,孩子一出校门,书包便往等待已久的爷爷奶奶手中一扔,自己则轻轻松松、大步流星地往前走,丝毫没有考虑到身后的老人追不上自己的步伐;在中学门口,早上送学生的车排成了长队,孩子们一个个走下车,“砰”的一声关上车门,急匆匆地跑进学校,没有想到要跟爸妈说一声“再见”;饭桌上,面对丰盛的晚餐,孩子们往往忽略了爸爸妈妈一天工作的辛劳,即便“饭来张口”也总是习惯于挑毛病:“今天的虾不好吃”“这个茄子油放多了”,却很少夸奖爸妈的厨艺,更体会不到父母变着花样准备晚餐的那份苦心。

张芳是北京某医院的一位护士,去年9月,儿子到外地去上大学,张芳说:“儿子上大学以后,很少给家里打电话,多数情况是缺钱了才跟父母联系。如今,张芳夫妇对儿子的电话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这样的情形在学生中也并非少数。曾有媒体报道,武汉一初中生给父亲发短信要钱,内容只有三个字: “爸:钱。儿。”父亲看罢心酸不已,他感叹:在“爸”和“儿”之间夹了一个“钱”,也许在儿子的眼里,维系父子关系的纽带就是这个“钱”字,要是没有了 “钱”,父子之间可能也就没有什么联系了。

子女为何“知恩不报”

自古以来,我国就形成“羊跪乳,鸦反哺”“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样浓厚的感恩文化,然而,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感恩之心为何却逐渐远离孩子?

孩子不懂得感恩,与家庭环境不无关系。俗话说“知恩图报”,只有知道了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才会产生报恩意识。如果意识不到别人的付出,也就难以产生感恩之心。在一些家庭,过多的溺爱使孩子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他们权利无限,想要什么很快就能得到,逐渐对物质的欲望就会变得无休无止。同时,他们也将失去生活中最美好的一样东西——期望,而期望之情往往就会带来感恩之心。很多东西,孩子得到的越快,厌倦得同样越快。相反,如果孩子想要得到一件东西时,等待的时间越长,付出的努力越多,他得到之后的欣喜就越多,感恩之心就会越强烈。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