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生儿免疫机能不健全,抵抗力低,细菌很容易从皮肤、粘膜、脐带残端、呼吸道、消化道等处,侵入新生儿体内而致感染。而且感染后不易局限,常扩散蔓延而发生败血症等,可造成严重后果。

新生儿感染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新生儿是医院环境中年龄最小和易感性最高的特殊人群,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直接接触病原携带者,操作前后如不认真洗手,极易把病原菌从一个新生儿传播给另一个新生儿。

间接接触传播 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无生命物质引起,如常用的磅秤、听诊器、保温箱内的贮水槽、雾化器、导管等,容易被革兰氏阴性杆菌污染,成为致病菌的环境“贮源”,传播给接触它们的新生儿。

飞沫传播 通过带菌者咳嗽、谈话或打喷嚏,致使有传染性的上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给易感者。

空气传播 带菌者呼吸道分泌物由于液体蒸发形成了飞沫核,以微生物气溶胶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

媒介物传播 通过治疗用的血液制品、药品、食物或水造成。

医疗器械及设备 新生儿重症监护主要为呼吸管理,要求有较高的无菌条件。在使用呼吸器时,尤其要预防呼吸系统的感染。常用的吸引管、吸引用容器、气管内导管、氧气面罩、喉头镜等都可成为潜在的感染源。

感染预防对策

新生儿感染预防应做到六个严格:

1、严格洗手,医务人员接触新生儿前要用皂液流动水认真洗手,必要时使用速干型手消毒剂手消毒,探视人员也须遵守良好的手部卫生规范;

2、严格控制新生儿室进出人员,医务人员进入新生儿室须穿洁净的工作服,戴口罩、换专用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