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年、月、日作为较大的时间单位,它的学习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为了让学生对年、月、日知识作全面、概括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前,我引导学生积极查找年、月、日的资料,让学生走进“年、月、日”的历史;教学中,我把历法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以及其中的数学原理作为一种知识的介绍引到了数学的学习之中,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走进“年、月、日”的历史 

善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呈现出求知若渴的状态,是教师为学生参与学习所应创设的最佳心理环境。在教学“年、月、日”前,我对学生说:在年、月、日的知识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看哪些聪明、能干的孩子能通过课外书籍、网站查找到年、月、日的资料,把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也告诉给同学,看谁最能干。在我的不断激励和鼓舞下,学生查找资料的热情很高。从年、月、日的产生到历法的来源,从公历的制定到中国的农历,从每月的天数到星期的传说……年、月、日的资料一一呈现在我和学生的眼前。为让学生把学生把所找的资料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我引导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年、月、日的知识写成一份报告。这里面包括自己最感兴趣的知识、最想知道的知识以及自己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多学生写出了像模像样的报告。如一位学生的报告中分四部分来写:一是书上的报告(主要介绍年历的产生);二是我的报告(介绍自己对年、月、日部分知识的掌握);三是我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一个月为什么有的是31天,有的是30天?年、月、日的来历);四是家长的报告(介绍二十四节气以及年、月、日的由来)。

教学中,当学生提出“为什么一个星期有七天”的问题时,我吃惊不小。在我和学生共同查找资料的同时,我惊讶地发现,原来在年、月、日的知识里,竟然蕴藏着如此多的故事和传说,年、月、日的历史竟是如此的源远流长。课后我和学生共同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但心中总感到存在一些缺陷,那就是未曾真正把学生引进到年、月、日的知识的探索中,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了解只限于书本知识的理解,对许多问题还缺少了解。最近,我做了把学生带到年、月、日的历史的教学尝试。因为数学文化往往比数学知识本身让人感觉更亲切、更容易接纳。让学生在查找有关年、月、日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年、月、日的来源,了解历法的形成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通过查找资料也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知识的学习不只是在学校听课、做作业,还包括读课外书、与人交谈、查网上资料等,教学实践也再次证明,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掌握远远超过我的预料。学生论文的写作、知识小报的编辑,展现了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喜爱。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