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抗菌素?

抗菌素是一种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它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为了生存竞争需要而产生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保证其自身生存,同时还可杀灭或抑制其它细菌。人类充分利用了后一点,将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到20世纪末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降至4/10万,人类平均寿命延长15年以上。应该讲抗菌素的发现和使用是20世纪医学史上一件大事。

但抗菌素并不是“万能药”,它对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几乎无效,20世纪60~90年代许多临床对照研究也一致表明抗菌素既不能改变普通感冒的病程和转归,也不能因此而有效地预防其细菌并发症。所以无并发症的普通感冒患儿很少需要使用抗菌素,只有当鼻分泌物呈粘稠不透明、持续7~10天无改善或体温持续不退或退后复升、外周血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等,考虑并发细菌感染时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2.什么是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症状有发热、流涕、咳嗽和咽痛等,本病在民间俗称“伤风”,医学上又称为“急性鼻咽炎”。普通感冒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儿童一年中可能得普通感冒3~6次不等,10%儿童可以超过8次。

普通感冒的预后良好,对症治疗十分重要,包括加强护理、休息、供给充足水分、退热和减轻流涕、咳嗽等症状,但不宜常规给予抗菌素。

3.对抗菌素的误解

误解之一:抗菌素越高级越好

不少家长常常对医生讲:“只要病情好转得快,用贵一点的抗菌素也没关系。”“我孩子平时用药用多了,一般抗菌素对我孩子没有用。”儿科医生往往受到患儿家长太多的压力,要求使用抗菌素,否则就不是认真治疗,似乎会开抗菌素、会开贵重抗菌素的才是好医生。这种压力使家长、公众、医生等都一步步走入误区,为滥用抗菌素提供无穷的原动力。

目前我国抗菌素用量占药品总量35%,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

在门诊,第2代、第3代头孢菌素经常使用,有些医院甚至将耳毒性较大、卫生部医政司明确告知6岁以下禁用的氨基糖苷类抗菌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等)作为门诊一线用药,这就十分不安全了。

抗菌素可以导致细菌耐药,例如小儿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肺炎链球菌,根据我们监测研究显示其对青霉素耐药已达42.3~56%,而过多过频使用抗菌素是一个重要诱因。又有资料表明近期频繁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可使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增加6倍,而使用红霉素可增加12倍。此外,普通感冒患儿如此广泛地使用抗菌素必将造成药品资源浪费、医疗费用增加和不良反应产生。一个正在使用抗菌素的患儿,如果又出现发热、皮疹、不明原因哭吵、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肾功能损害和听力下降、耳鸣等,这其中任何一个症状均有可能是抗菌素的不良反应所致。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