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妈妈给宝宝最天然的食物,是婴儿最好的食品,一般可满足宝宝0-6个月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母乳喂养可以满足婴儿同时期生长发育的营养素需求;母乳喂养可以提供婴儿生命最早期的免疫物质,减少婴儿疾病的发生;母乳喂养可促进宝宝胃肠道的发育,提高对母乳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母乳喂养可促进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母乳中不仅含有促进宝宝神经系统发育的多种营养物质,还可以产生许多良性神经系统刺激,可以促进宝宝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母乳喂养还可以减少宝宝成年后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概率。

可是,当宝宝出现下列疾病和问题的时候,就千万不要再给他喂母乳了,那不仅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还有可能会害了他们。

一、氨基酸代谢异常

氨基酸代谢异常主要侵犯神经系统,是小儿智力发育落后的重要原因。据估计,在严重智力低下的病人中,约10%与氨基酸代谢异常有关。在人群中的总发病率是万分之一到五千分之一。由于氨基酸代谢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已经发现的病种达70种以上。苯酮尿症就是其中的一种,是70多种氨基酸代谢异常中比较常见的氨基酸代谢异常疾病。氨基酸代谢紊乱时,某些氨基酸在组织内异常积聚,妨碍脑内的蛋白质合成,影响脑的细胞呼吸、髓鞘生成及神经递质的合成,多引起进行性脑损害,表现为智力发育障碍,亦可见惊厥、瘫痪等。患儿初生时可以无异常,开始哺乳后,摄入乳汁中的氨基酸便出现症状。

二、苯酮尿症(PKU)

PKU是氨基酸代谢异常引起的一种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体内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使用苯丙氨酸在体内的堆积,严重的可干扰脑组织代谢,造成功能障碍,以致这类患儿出生后表现为智能障碍。婴儿出生时正常,生后数月内可能出现呕吐、易激惹、生长迟缓等现象。未经治疗的患儿,在生后4-9个月后有明显智力发育迟缓,语言发育障碍。约60%属于重症低下,IQ低于50,只有1%-4%未经治疗的PKU患儿的IQ大于89。可见PKU的早期诊断是何等的重要。有25%的患儿患有癫痫发作。约90%患儿生后皮肤和毛发逐渐变为浅淡色,皮肤干燥,常有湿疹。

三、新生儿期筛查

新生儿喂奶3日后,采集足跟末梢血,吸收再生厚滤纸上,晾干后邮寄到筛查中心,采用Guthrie细菌生长抑制试验半定量测定,其原理是苯丙氨酸能促进已被抑制的枯草杆菌重新生长,以生长圈的范围测定血中苯病氨酸的含量,亦可在苯丙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进行比色定量测定,其假阳性率较低。当苯丙氨酸含量>0.24mmol/L(4mg/dl)即两倍于正常参考值时,应复查或采静脉血定量测定苯丙氨酸和酪氨酸。正常人苯丙氨酸浓度为0.06~0.18mmol/L(1~3mg/dl)而无患儿血浆苯丙氨酸可高达1.2mmol/L(20mg/dl)以上,且血中酪氨酸正常或稍低。

四、乳糖不耐受综合症

乳糖不耐受综合征患儿,由于体内乳糖酶的缺乏导致乳糖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临床常表现为婴儿吃了母乳或牛乳后出现腹泻。由于长期腹泻不仅直接影响到婴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可造成免疫力的低下,引发反复感染。应暂停母乳或其他奶制品的喂养,而代之以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或大豆配方奶。一是牛奶配方奶粉中含有天然乳糖,宝宝不耐受牛奶中的乳糖,饮后会出现腹泻的情况;二是宝宝对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过敏会出现皮疹、腹泻等症状。乳糖不耐受,尤其是人工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出现。按一般的肠炎治疗,不但没有效果,还会越治越重。

五、母乳性黄疸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以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到原有程度。

小精灵温馨提示: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增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