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上看,德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在此过程中,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性格特征都是影响品德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美国学者哈维格斯特认为,儿童期发展的主要任务中就包括发展道德性及价值性判断的标准、发展人格的独立性、发展对社会团体的态度等。在教育实践中,许多不良行为的存在都与不健康的心理有关。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由于存在形式化、简单化、表面化的倾向,一些德育工作者常把心理问题当作品行问题来处理,因此导致德育实效性差的结果。实践证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德育实效性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的表现之一就是帮助德育工作者学会了区分心理问题和品行问题,学会了用心理学的方法去解决心理问题,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常常用解决思想品德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

我国内地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80年代初期,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在大学进行,以心理咨询和辅导为主,其对象大部分是有各种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来访者,主要采用的是医学模式和补救性措施,这在还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下是必然的。随着认识的深入和学生心理问题不断向低年级学生转移,特别是自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也由高等学校向中小学转移,服务对象不再仅仅是那些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而是要为广大发展中的学生提供服务,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成长烦恼,保持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医学一生物”模式向“医学-生物-社会”生态模式转变,注重预防性、发展性教育而不是补救性、矫正性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化与本土化趋势更加凸现。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和心理疾病的的诊断及治疗为主的三级教育模式,这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几年,在我国内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加速建设之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潮又进入到我们的视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一门新的学说,于2000年正式问世,进入我国只是近几年的事,但很快就引起了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共鸣。积极心理学创始人,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里格曼指出:“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催化心理学从只关注于修复生命中的问题到同时致力于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 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我们常说的许多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因此,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就好比健康的人也需要通过锻炼使身体更加健康一样,心理正常的人也需要“锻炼心理”,从而使心理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