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美术教育要注重教育内容贴近生活

陶行知曾经说过:“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打破鸟笼式的小学校,建立森林式的大学校,把鸟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自由地翱翔,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教育要适合幼儿,我们应尽可能地多为幼儿考虑,他们可能需要什么,会对什么感兴趣。

因此,美术活动应尽可能多地选择幼儿乐于接受、喜爱的,能引发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内容。关注幼儿及幼儿周围的生活是当今学前教育的重要观念。无论是生成的美术活动或是教师预设的美术活动,都应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亲自去感受自然、感受生活,给予幼儿体验美、感受美、表达美的机会。创设多种途径,让幼儿有的放矢,把自己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在艺术创作之中表现出来,从中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

1.在美术活动中选取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

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其生活经验,从中挖掘适合他们的题材,选择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更强烈的创作欲望。比如在小班美术活动《妈妈的项链》中,结合三八妇女节的活动主题,我们请幼儿带来妈妈的照片。在观察的基础上,为妈妈添画上五官,并且通过搓揉的方式,将皱纹纸进行搓团,为妈妈制作项链。妈妈对于幼儿而言是最亲密的人,整个活动始终贯穿着“爱”的情感,幼儿在活动中善于观察,敢于下笔,充分投入,每一个幼儿都能自己动手串一串,体验快乐。在积极动手中幼儿们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并且学会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诸如此类的美术活动还有许多。比如幼儿喜欢小动物,我就设计“勤劳的小蜜蜂”、“可爱的小狗”、“有趣的动物园”等绘画内容,“可爱蜗牛爬呀爬”“小青蛙”等作为手工的内容。另外还选择他们了熟悉的物品为材料,比如“鞋带变变变”、“魔术小帽子”、“漂亮的袜子”等。在幼儿的兴趣点上,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想象,更大胆地进行创作,从而让活动取得更好的成效。

2.美术材料的生活化,丰富幼儿美术创作途径。

《新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要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幼儿美术活动材料生活化将“美术”与“材料生活化”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幼儿们玩着学、学着玩,从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大自然是一个奇妙多彩的大世界,它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无穷的天然的素材,如:树叶、种子、蛋壳、石块、动物的壳等等,这些随处可寻的材料是幼儿们既熟悉又感兴趣的,同时我们也注意一些生活废旧物品的提供。如:废旧报纸,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杯碟,饮料瓶,包装袋等等,它们都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够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利用各种资源丰富幼儿美术创作表现的途径,让幼儿在废旧材料上做做、玩玩、剪剪、画画、贴贴中接受启示,充分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3.在主题环境布置中,渗透生活化美术教育。

主题活动中,幼儿是环境的主人,是环境的创设者和使用者,教师应该与幼儿一起创设多元环境,为幼儿提供多元材料,从而使幼儿能够在与环境和他人的积极互动中主动学习。因此,主题墙面的布置,区域的标记、图文并茂的规则、活动材料的装饰等都显示了幼儿美术潜在的课程作用。比如在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中。我请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了春天的照片、做了春天的调查表来装扮主题墙,并且让幼儿们带了许多美丽的植物和可爱的动物来丰富自然角。幼儿们看到主题墙上缤纷美丽的春景图,在无形之中,对春天的花草树木等景色印入了脑海。由于幼儿十分感兴趣,所以我们设计了活动“春天真美丽”,以幼儿前期积累的直观经验为基础,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春天的各种景象,春天美丽清新的景象打动着幼儿的心,激发了幼儿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活动中,我同时鼓励让幼儿尝试用各种线条来表现花草树木,在表现技能上对幼儿提出了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