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布的资料看,18个集团军分属七大军区,即北京军区(27、38、65),沈阳军区(16、39、40),济南军区(20、26、54),南京军区(1、12、31),广州军区(41、42),成都军区(13、14),兰州军区(21、47)。18个集团军是怎样来的?为什么他们的番号不连续?我国的集团军制度与其他国家有何差异?

我军雏形:纵队到军

我军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曾多次调整,今天18个集团军的番号,都是历经变革而来的。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战时期,我军编制或沿用旧军队编制,或自行建立编制,或接受国民革命军编制。例如八路军,正式番号就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到解放战争时期,各大战区普遍以“纵队”为主要战役编制。每个纵队下辖2至3个师或旅,相当于美军的“军”级单位。到1948年9月的西柏坡会议上,中央制定了军事计划,准备在接下来的三年中,把现有的51个纵队280万人逐步扩展到70个纵队500万人。同月中央军委决定,未来的正规军要编成70个军。这70个军分属于20个兵团,下辖共计210 个步兵师。

到1949年3月,解放军各部相继对部队进行整编,总计编成4个野战军、12个兵团、57个步兵军。每个军辖3至4个师。此后,随着战争的继续进行,又陆续编成了一些新的军,也有一些旧的军番号被撤销。到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70个军全部建立。其番号为1至70军。但其中,56、57、59三个军番号没有使用,同时有西北军区独立第1、第2、第3军填充。

精兵简政:撤销编制

由于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维持70个军的庞大编制不再必要,解放军进行了大规模的精简整编。先后有30多个军番号被撤销,有的转业为建设兵团,有的改编为海空军部队,有的改为地方军区。比如第2至11军就全部撤销了。这样一来,原本1至70基本连续的番号序列,当然就断断续续了。到1961年,陆军总共还有31个军的编制。

“文革”时期,为了加强北面对前苏联的防御,又恢复了5个军的编制,使陆军番号扩为36个。此期间,对这36个军下属的108个师番号也进行了统一调整。调整方案为第X军下属师的番号分别为3X-2、3X-1和3X。北京军区的27军和38军两支精锐部队,率先升级为摩托化军。“文革”末期,军内增编了坦克团,炮兵、高炮、运输车辆等兵器数量也大为提高,向多兵种合成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到1984年,38军和39军开始机械化编制。

裁军升级:军到集团军

1985年,我国向全世界宣布进行“百万大裁军”。为此,将35个陆军军又撤并了11个军番号,仅保留24个。砍掉三分之一的编制是否伤筋动骨?答案是否。我军保留的24个军,在原先基础上,大量编入了装甲师、炮兵旅、工兵团、通信团及防化、运输、陆航、电子部队。这么一来,原先步兵为主的陆军军,升级成为了多兵种合成的集团军。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战斗力得到进一步优化。与百万大裁军同步的军升级为集团军,标志着中国陆军正式走向现代化军兵种合成。

上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给中国军人又上了一课,信息化战争成为关注点。我军再次开始小型化、多样化方面的改革,再撤并了3个集团军,并将一批师缩编为旅。2003年,我军再次撤销3个集团军。至此,我军的集团军个数为18个。部队编制和人数减少了,但集团军下属的机械化步兵师、旅,两栖机械化步兵师以及陆航团、电子对抗团、特种大队等部队蓬勃发展,集团军的现代化综合作战能力得到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