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是幼儿游戏的媒介。研究表明,3~6岁的幼儿对具有操作性的自制玩具最感兴趣,这些几乎不用花钱的玩具,既简单又充满趣味。由此,我们尝试邀请家长结合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和幼儿一起利用各种自然材料自制玩具。在制作的过程中,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造力等各种素质都得到了培养;在共同操作的过程中,亲子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家长和幼儿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加强。

一、在主题活动中渗透自制玩具

不同阶段的主题活动为幼儿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提供了契机。我们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借助家委会的力量发动家长参与自制玩具。如在“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先发动家委会的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玩具制作:运用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废旧纸盒制作成床、衣柜、桌子、凳子、沙发及家用电器。用长纸盒和圆纸片制作各种车辆、楼房;用纸筒做各种餐具……教师将这些作品展示在教室门口的走廊上,其他家长看了也纷纷效仿,开发出更有新意的作品。在开展“我爱我家” 的主题活动中,幼儿用这些自制的“家具”布置新家,在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房间的名称、功能和里面的设施,玩具的使用使幼儿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在区角活动中呈现自制玩具

主题背景下的区角活动是幼儿特别喜欢的一个内容。在活动中我们会为幼儿创设各种活动区,其中就有专门利用自制玩具布置的区角。如在美工区,有亲子用收集来的贝壳制作的艺术小人;在建构区,可以看到亲子利用酸奶瓶制作的飞机、长颈鹿,用牛奶盒制作的水车、房子,用快餐盒制成的各种帽子等,还有用各种牙膏盒、火柴盒、香烟盒制成的栩栩如生的小动物。

为了使玩具更趋形象、逼真,我们会给予家长充足的时间来制作。如在表演区,教师请每位家长和幼儿一起用废旧材料制作服饰,并告知家长一周后举行“我型我秀”的联欢会。几天后,各种表演服饰应有尽有,有的是用一次性桌布制成的,有的是用塑料袋缝起来的,还有的是用一次性筷子扎在一起做成的。有几位家长还结合民族特色制作了维吾尔族的帽子、藏袍、哈达等,各式各样、琳琅满目。幼儿穿着和家长一起制作的服饰进行表演,脸上充满了自信的笑容。这一活动也让家长明白玩具不是越贵越好,有些自然物经过加工就能成为很好玩的玩具。

三、在户外活动中投放自制玩具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康民间游戏也是种类繁多,自制玩具也可以充当幼儿户外活动的小器械。邀请家长参与幼儿户外游戏材料的制作,和幼儿一起制作好玩的器械,既能让家长和幼儿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同时也可以丰富幼儿户外活动的材料和游戏内容。这一倡议得到了家长的积极响应,仅仅几天时间教师就陆续收到了家长和幼儿用废旧无毒材料制作的精美沙包、布制飞盘、多功能球、陀螺、纸盒小房子、铁滚环、键子、小风车、小推车、竹马等玩具。

拿着这些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的玩具,我们先请幼儿想象并讨论玩具可以怎么玩,然后再放手让幼儿到户外活动中探索不同的玩法。如在玩布制飞盘玩具时,幼儿尝试练习自抛、两人互抛、一人抛多人抢、飞盘追人比赛等玩法;在玩多功能球时,幼儿探索出了踢球、滚球、抛球、传球、项球、夹球等12种玩法,当幼儿“发明”出新的玩法后会兴趣大增,招呼更多的同伴参与游戏(由一人玩到多人玩),由无序玩到分组竞赛,由玩一种玩具到两三种玩具结合起来玩。这些玩具的投放使用,激发了幼儿参加户外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幼儿身体机能的协调发展。

四、结合节日开展亲子制作活动

结合节日开展亲子制作活动,会赋予节日本身更多的意义。如在“三八”妇女节,教师指导亲子制作“爱心卡”,教师请爸爸帮忙,和幼儿一起将食品包装材料做成美丽的“爱心卡”献给妈妈;在艺术月“汉调二黄推进周”活动中,组织家长和孩子共同绘画、制作汉剧脸谱共享共同制作的乐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利用手工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的活动。”废旧材料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倡导低碳生活的今天,教师可以发动家长一起行动起来,搜集身边的各种废旧资源,变废为宝。一件件不用花钱、简单又充满趣味的玩具,将很快呈现在幼儿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