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虫病是猪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囊虫)寄生于人体各器官和组织所引起的疾病,脑是最易受累的部位之一,占囊虫病的60%~80%。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寄生虫病,本病小儿比成人发病率低,但病情比成人重,对小儿的健康危害很大,如不及时诊治,有可能致残致死。

【病因】本病由猪绦虫的幼虫囊虫引起,人是绦虫的终宿主,绦虫在人体肠道寄生,猪是中间宿主(痘猪),但人也可以成为中间宿主,绦虫病患者约1/4伴有囊虫。囊虫感染途径有:①体外感染,由于食用被绦虫卵污染的生蔬菜、生水或其他被污染的食品,此感染途径近年增多;②自身体外感染,患有绦虫者卫生习惯不良,将自体排出之虫卵借污染的手随食物送人口中;③自身体内感染,肠绦虫症患者在恶心或呕吐时由于肠道逆蠕动将绦虫脱落之妊娠节片或虫卵逆流人胃或十二指肠,在十二指肠内卵壳被破坏,卵内六钩蚴逸出,钻入肠壁经血循环扩散到皮下组织、肌肉、脑,其次为眼、心、舌、肺等处。

【流行病学】世界各地均有发病,我国主要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内蒙、云南等地。农村人口发病高于城市人口。

【发病机制与病理】六钩蚴随血流入脑后,大多寄生在脑实质内,在脑内约经3个月发育成囊虫,其入侵初期由于宿主对异体的免疫反应,虫体周围逐渐形成一层纤维组织被膜即包囊,将活虫包绕其中,囊内含透明液体,囊的内壁可见囊虫关节。在脑实质内囊虫多为圆形,直径2~8mm,囊虫挤压周围之脑组织,并作为一种异物刺激脑组织产生增生性炎症。虫体与宿主之间相互适应,处于共存状态,称为活虫期。当虫体衰老退变、宿主重病或服杀虫剂时,囊虫在濒死时释放出大量抗原和毒素,并发生强烈的抗原抗体反应,致使虫体周围脑组织水肿,病灶进入变性水肿期。如宿主对这种异体反应强烈,可造成脑组织坏死,形成小脓肿,也可导致血管炎,甚至产生囊虫性脑梗塞。以后病灶周围炎症逐渐形成肉芽肿,最终钙化,病灶活动停止。囊虫病灶多时可致脑萎缩。脑CT、MRI能较好地反应脑内囊虫的各期变化。囊虫的自然寿命为3~4年至30年,一般为5年左右。在自身体内感染时病情比较严重,皮下结节可一批批出现,脑内可反复多次感染,囊虫各期混杂,既有新感染的活虫,又有变性水肿的退变囊虫,还有肉芽肿及钙化灶。脑实质内的囊虫多则数百甚至上千。无肠内绦虫寄生的患儿除非由于一次性饮用或食用含大量虫卵的生水或食物,一般脑内囊虫数量不多。当前城市患儿发病较前增多。

当囊虫位于皮层浅表部位贴近脑膜时,可引起脑膜反应性炎症。以颅底脑膜、蛛网膜受累为主者,可见颅底脑膜增厚,纤维组织增生,细胞浸润,蛛网膜粘连,炎症可迁延经久不愈。软脑膜型囊虫病灶大小不一,散布于软脑膜与蛛网膜下腔,可形成大囊或葡萄状囊丛。由脉络丛进入脑室内的六钩蚴可寄生在侧脑室或第三脑室,刚侵入脑室的囊虫由于虫体小,可由导水管进入第四脑室。在脑室内囊虫可沉着于脑室壁上或游动于脑脊液中,因脑脊液浸泡使囊虫呈圆形,大者直径可达2~3cm,可使脑室变形,并可引起室管膜炎。如炎症或虫体压迫导水管及脑室孔,使脑脊液循环受阻,则出现梗阻性脑积水。如脉络丛受囊虫毒素影响,使脑脊液分泌增加,则导致交通性脑积水。囊虫入侵到椎管内时可引起脊髓压迫症。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