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观察是幼儿获得经验的重要途径。每次绘画活动都有重点,在引题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出手”,引导幼儿围绕重点进行观察,为之后的绘画活动做准备。例如:“海底世界”这一活动,其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画出海底的一些植物和动物。为了便于幼儿观察,我把幼儿带到鼓浪屿的“海底世界”,让幼儿认真地观察海底都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主要特点。回来后,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喜爱去创作。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画出了许多充满新意的作品。

3、教师示范的作用

我们之前一直强调要突出教学过程中幼儿的主体地位,提倡“放手”让幼儿自由表现,那教师是否还需要“出手”,进行示范呢?进行示范后是否限制了幼儿的思维,阻碍了幼儿想象力的发挥呢?在无数次的实践中我发现,其实教师的“出手”示范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是示范的方式要尽量灵活。

(1)教师要着重发挥范画应有的作用,并注意启发性的示范和讲解,用后及时收回范画,这样,并不会造成幼儿一味的模仿,反而拓宽了幼儿的思路,增强了幼儿完成绘画作品的信心。在实际活动中,示范和范画经常出现成人化的偏差。比如教师一般先出示示范画,再示范画画方法,然后幼儿依葫芦画瓢画出与教师示范画的内容、形式和色彩相同的画。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儿童画画模式化、概念化,阻碍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

(2)改变示范的形式,可以根据绘画内容提供道具,让幼儿在摆弄道具的过程中获得经验。例如在主题画“大象真能干”中,就可以提供一头鼻子可以活动的大象,让幼儿边发挥想象力讲述故事边根据故事内容摆弄大象鼻子的位置,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就获得了大象动态变化的直接经验,自然而然,这次活动的难点就不攻自破了。

4、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想象是将外界事物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要引导幼儿进行大胆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幼儿的思维就拓宽了,表现的内容也将更丰富。所以教师要 “放手”让幼儿大胆地想象,并且及时“出手”给予肯定和适当的建议。如中班绘画活动“曲里拐弯”,可以先和幼儿做“曲里拐弯”的游戏,接着,教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大蛇弯弯还可以变成什么东西,最后才让幼儿用画笔画出自己的所见、所知和所想的事物,这样他们在创造过程中会表现得想象力充分、情感丰富、思维积极性高。

三、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放手”和“出手”

美国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教师必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教师。”就幼儿绘画活动而言,教师如何成为幼儿学习的促进者?如何处理好幼儿绘画过程中“放手”和“出手”的关系呢?我认为,教师要“出手”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丰富多样的材料,“放手”让他们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自由、轻松、愉快地进行表现,在这一自然而然的过程中促使儿童的创造性逐渐丰富。切忌用成人的模式去教导、要求儿童,急于让儿童学会写实地表现和掌握技能是不可取的,但并不是“放手”不管,而是当儿童感到需要时,教给他们一些美术的知识和技能,这将会有助于儿童更好地进行创造活动。

1、给幼儿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幼儿进行绘画,教师选择适当的时机“出手”鼓励幼儿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是愉悦的、投入的,他们已经沉浸在了自我的想象中,教师要提供给幼儿充分的绘画时间,不要随便去打扰幼儿,打断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教师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当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适当“出手”,倾听幼儿绘画时的描述,做好记录,抓住幼儿的思维闪光点,对积极思维,大胆想象的幼儿给予鼓励和表扬,并激励所有的幼儿都积极地去思维,去想象。因为幼儿受到老师的承认和赞许后,他们会表现出更大的创作热情,从而增强自信心,对绘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就会越画越多,越画越好。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