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朱莉的逆反心态是妈妈管束不见效果的原因。而她的抗拒心理正是妈妈不断拿妹妹跟朱莉比,伤了她的自尊心造成的。如果妈妈不再拿妹妹来刺激朱莉,也不再帮朱莉收拾东西,让她自己体会丢三落四、找不到东西的后果,朱莉就有可能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自然后果法比反复唠叨更容易激发孩子的责任心和独立意识。

  15岁的大力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爸爸走过来一边说:“你怎么还不复习功课?”,一边就啪的一声把电视关了。大力急了,把电视机打开,申辩道:“这个电视剧就差这集没看到。”“没看到怎么了,少看一集就要你命了?做功课少做几题,你怎么不急?”说着,爸爸把电视又关上了。大力火了,“你不讲理!”倔强地把电视打开。“反了你!”爸爸一巴掌挥过去。大力的泪水夺眶而出,他冲进自己的房间。事后很久,大力都不跟父亲说话。

  对孩子的纪律要严明,但不能刻板。对于青少年,规则的弹性更要放大些,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锻炼自我约束、对自己负责的能力。对孩子的管教需要坚决,但不能粗暴。简单粗暴的做法只会制造鸿沟,将孩子推得离你更远,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如果大力的爸爸能倾听孩子的要求,允许孩子看完这一集四十分钟的电视剧,孩子可能愉快地去复习功课,这样的效率会更高。即使父亲要求大力延长复习时间,他也会觉得公平。如果因为复习时间确实可贵,不能浪费,父亲可以提醒大力,跟他商量能否放弃今晚的电视,以后再补偿。比如,借回VCD,星期天补放。变通的方式很多,家长需要真正把孩子看作大人,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才可能想出最合适的办法。

  一天,小嵩的爸爸开抽屉取钱准备买书,却发现少了50元钱。他清楚地记得昨天晚上放进去4张50元的钞票,现在少了一张。小嵩的妈妈上夜班还没回家,家里没有外人,惟一的怀疑对象就是13岁的小嵩了。爸爸心里一沉,觉得应该对儿子严加管教。但他没有贸然行动,思前想后,否定了几个方案,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

  小嵩爸爸在儿子的书桌抽屉里放了一封再三斟酌后写的信:

  孩子:

  爸爸发现抽屉里少了不少钱,不知是不是你拿的。你现在长大了,应该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如果你需要钱,完全可以当面向我要,只要是正当的我一定会满足你,又何必自己拿呢?真是你拿的话,你要吸取教训,知错就改,爸爸绝不会对你另眼相看。祝你学习进步,诚实做人。

  相信你的爸爸

  第二天爸爸发现小嵩神色紧张,吃饭时连头都不敢抬。爸爸料定儿子看到了那封信,但他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吃饭时还讲笑话活跃气氛。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