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它能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幼儿期是人的奠基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但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自控能力较差,再加上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暗示对幼儿的影响往往最大。教师的心理暗示,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生动的语言、具体感人的情景,潜移默化地感染幼儿,激励幼儿,萌发幼儿积极的情感,使幼儿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暗示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1.运用语言暗示

例如孩子上课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有的是胆小,有的是不知道问题的答案,还有的是没有集中思想,不明白具体要求。这时候,你不必逼着孩子回答,而通过语言暗示来鼓励孩子发言。把责备口吻换成:“小朋友听明白老师的提问了吗?大家都在动小脑筋呢。那么我们来比比,谁先想出好办法来,聪明的孩子赶快把手举起来。”这样的效果会好得多。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训斥只会使孩子产生沮丧,而表扬才会激励他们不断进取,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使用激励性语言暗示,多一句表扬,多一句赞美,会使幼儿更加自信,会给你的教育活动带来明显的效果。

2.运用眼神暗示

眼神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有时能比语言更细腻更清晰地表达感情。例如星期一班会时,老师总结上周工作,布置美育节活动任务。讲着讲着,小虎的双手搞起了小动作,在下面叠纸飞机。于是老师一边继续安排工作,一边用眼睛紧盯着小虎的手。不一会儿,小虎 “醒”了过来,双手安静了,开始认真听起课来。因此在实际幼儿教育中,有时候适当地对孩子的不当行为运用眼神表示,这就给了他一个暗示,孩子自然会收敛, 这就既保全了孩子的面子,又避免了因批评引起的反感或对抗情绪,其教育效果也明显。

3.运用表情暗示

表情是人内心世界的体现,严肃的表情表达了教育者认真的态度或不愉快的心情,这就给了孩子一个警告;而眉开眼笑的表情,是给孩子的一种鼓励。例如学校正在举行文艺会演,小威高兴得忘乎所以。他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坐下去;时而狂笑,时而尖叫,全然不顾周围同学的感受,连老师暗示的眼神也视而不见。为了不影响会场气氛,老师没有大声呵斥,而是悄悄地走到他面前,猛地皱起了眉头。这下,小威总算看到了,声音也低了不少。因此,做教师的千万不要忽略神情,一个凝视,一个微笑,皱一皱眉头,握一握手,摸一下头,拍拍肩膀,弯一下腰……都能体现对幼儿的关心、尊重、鼓励和期待,收到“无言之教”的奇效。

4.运用情境暗示

所谓的情境暗示是指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幼儿强烈的情绪,使其能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其中。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孩子具有微妙的暗示作用。例如在孩子经常活动的地方张贴一些激励人的语录,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又如幼儿在幼儿园午睡,有个别小调皮影响别人,老师厉声制止就不一定比得上悄悄走近,指指旁边睡着的小朋友,暗示孩子该睡了,孩子在“大家都睡”的情境暗示之下,也会很快入梦。因此良好的情境暗示能使孩子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5.运用榜样暗示

榜样暗示是指幼儿教师以自己或某个幼儿的美好形象影响教育幼儿。例如小班幼儿入园时不适应新环境,经常会哭闹,而那些没有哭的幼儿也会学别人跟着一起哭, 班里就会哭成一片。这时用榜样暗示就可以让幼儿哭声停止。对那些没哭的幼儿教师表示出赞赏,并送他们用彩纸做的可爱的小动物、小五角星等,其他幼儿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喜欢的礼物,就会向不哭的学习而停止哭闹。良好的榜样暗示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