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是介于真(即楷)草之间的一种书体,其实用性、艺术表现力及在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显赫地位是其他所有书体所不能比拟的。

行书萌发于两汉,成行于魏晋,至东晋时期产生了以二王为代表的具有高度艺术典范性的行书风格。南北朝至初唐的书坛,均笼罩在以二王行书风格为主的艺术氛围之中。唐朝中期至宋朝,颜真卿行书开一代新风。此后,宋代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均受其影响。元至明中叶,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等,均在晋唐书风中占据一席之地。明代晚期至清朝是行书发展的飞跃阶段,其特点有:一是出现了带群体性质的具个性化的行草书家;二是在碑学思潮影响下出现了用北碑笔法写行书的风格。前者是一种“尚势”书风,后者是民间碑书体风格。

从行书的产生、形成和历代演变的发展过程来看,它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行法”,这是其与篆、隶、草、楷最大的区别。行书无法却有体,最大特点就是用连笔和省笔,不用或少用草化符号,较多地保留了正体字的可识性结构,达到了既能简易快速书写又通俗易懂的实用目的,便于文字信息的流通交换。另外,行书还具有紧粘其他书体的特点。如: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的叫做“行草”。但是,行书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草案。

附:行书名称的由来

行书之名的出现,最早见于西晋卫恒的《四体绝书》。《晋书·卫恒传》:“卫恒善草书,为四体书势曰……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异,而钟氏小异,然各有其巧,今大行于世。”南朝宋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有:“刘德异善为行书,不详何许人。”唐代张彦远在《法书要录》百体书中列“行押书”一体。王僧虔的《论书》一篇中提到行书、行押书。唐张怀灌作《书断》三卷,录古今书体十种各述其源流,对行书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案行书者,后汉颖川刘德异所造也,即正书之小为,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为之行书。王倍云:晋世以来,工书者多以行书著名,昔钟元常善行押书是也,尔后王羲之、献之并造其极焉。……刘德异即行书之祖也。”

行押,乃行书早期称呼,起自钟繇。押,署也,本指押字。行书在书法艺术的发展中享有独特的地位,表现在自产生时起,历朝不衰,涌现出大量名家名作,其他所有书体与之相比均远远逊色。这一状况在当今时代更显得突出,几乎在所有大型综合展览上,行书均占绝对优势。因为行书最能兼容其他各体,自由度最大,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同时行书应用最广泛、最便捷、最丰富(兼容性、广泛性、抒情性),符合文化人乃至大众的审美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