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我觉得第一次和生字相识的时候,从第一眼看到生字,无论是认读还是书写都要认真,不拼错,不写错,写完认真检查。还要想办法理解意思。

比如用“两点水”作偏旁的字,大都和“冰”有关。如“冻、冷、凉、凝、冽”等字;而用“三点水”作偏旁的汉字,则大多和水有关,如“江、河、湖、海、洋”等字。

“松松”——我也是根据意思来认字的。我们经常把“急躁”的“躁”写成“燥”字。急躁的“躁”是“足”字旁,当人脾气急躁时时常要跺脚的;而干燥的“燥”是“火”字旁,火烤了当然要干燥,这样区分就不会出错了。又比如“颂”和“诵”,读音一样,但意义不同。前者表示“歌颂”,后者表示“背诵”。

“快快”——我是用编顺口溜的方法防止错别字的。比如“掇、缀、辍、啜”这几个字我是这样编的:

“用手拾掇房子,

用线缀裙子,

用车接回辍学的孩子,

用口啜泣伤心的日子。”

“乐乐”你们的方法都很好,我的办法就是“以少记多”。

“圣”与“坙”形体相近,但用它们做偏旁的字有少有多。

“圣”:“怪”

“坙”:“经”“轻”“劲”“径”“茎”“颈”“泾”“胫”“痉”……

只要记住少就能推断多的字了。又如“十”“忄”是两个不同的形旁,人们常常会混淆,实际上汉字中以“十”作偏旁的只有“博”和“协”这两个字,而用“忄”做偏旁的字不少,只要记住“博”与“协”这两个字,也就不会误用这两个偏旁写错别字了。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像“斤”“斥”作偏旁的字,有“斥”字旁的,常用的只是“诉”“拆”,用“斤”作偏旁的字可多得很,如“折、析、听、斧、断、芹……”“氏”“氐”也常常写混。其实,用“氏”作偏旁的是少数,常用的只有“纸”“纸”下没有加点,其他多用“氐”,下边要加点。用“廴”的只有“建”“延”“廷”,其他多用“辶”……可见记住了少数字的写法,也就能掌握多数字的写法。

如果用上面的办法还不能和错别字告别,还有补救办法使你的错别字逐步减少。

一旦发现自己的作业或者作文中有错别字千万别轻易放过,赶紧订正。订正时用词组的形式比单纯把错字改三遍效果好。

一段时间(一周或者半月或一个月)内,把自己曾经写错的字进行归类、比较、找出错因、进行订正,然后想办法进行运用,这个效果很好。

读课外书的时候,最好能关注一下字的写法,减少错字出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