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死亡,大家第一想到的是什么?恐惧、悲伤、遗憾、终结……

大到家人的变故,小到花鸟鱼虫的消逝,家长们对于和孩子谈论死亡时,都会纠结——说多了,怕孩子恐惧,闭口不谈,又怕孩子不懂得尊重生命。「中国最缺失的教育,一个是性教育,一个是死亡教育」。

没有死亡教育,孩子就难以理解生命

我们中国人总是很回避死亡,甚至对和死沾边儿的词语都能避则避。一幢大厦里,不能有 18 层,因为 18 代表「地狱」不吉利;送人礼物不能送钟,因为与「送终」同音太晦气……可我们不谈死亡,死亡就真的不存在了吗?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一味地回避只会让我们的孩子对死亡缺乏认知,对生命缺乏基本的敬畏。

其实,这都是家长没有正确引导孩子造成的。没有天生就懂得尊重生命的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让孩子认知死亡和生命的关系,从 2 岁后就可以开始。

3 岁前,不必刻意强调死亡

3 岁前的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是围绕自我展开的,还不能理解他人的感受,更没有生命和死亡的概念,一般不会主动提到死亡的话题。他们由于好奇或者想引发关注,会出现一些像踩死蚂蚁、用力拖拽小狗的尾巴的「残忍」行为。这时候,家长要尽量平常化面对,过度反应反而强化了这种行为。

如果这个时候去跟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这多么残忍, 3 岁孩子还不能理解他人的感受,不去做,只是因为「怕妈妈生气」。我们需要与孩子建立规则,正面地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能做。也可以借助绘本,让孩子知道如何与其他生命和平相处。

 

3~5 岁,用分离的概念来阐述死亡

孩子从 3 岁开始,渐渐开始有了死亡的概念,甚至会对死亡好奇,反复的询问死亡是怎么回事。如果这是恰好遇到了植物、宠物的死亡,家长没有必要对孩子隐瞒,应该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给孩子安慰,让他们感到安全。

用分离来表述死亡,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在「爸爸去哪儿」里,夏克立对女儿夏天的死亡教育堪称范本。他跟女儿说狗狗年纪大了,活得并不开心,在女儿问狗狗去了哪里的时候,没有回避而是直接告诉她,狗狗去世了,还说自己有一天也会离开。在女儿无法接受的时候告诉她,人到了年纪都会去天堂,那里很漂亮,人们会回到最开心的年纪。夏天听了之后很安慰,变得没那么难过了,也就慢慢地接受了狗狗去世的事实。

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讲述死亡,适当地给他们安全感,孩子才能慢慢接受死亡,学会珍惜生命。

5 岁以上,要建立正确的死亡认知

5 岁以上的孩子,已经能够接受死亡客观存在的事实,他们可以通过他人的反应判断出死亡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针对这个年龄的孩子,家长不要美化、妖魔化死亡,而是让孩子对死亡有正确的认识,帮助孩子建立安全的意识,学会珍惜生命。

等孩子再大一点,父母可以以更直接的方式跟他讲生老病死,让他从自然的规律里感受生命的意义,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学会珍惜当下,珍惜自己的生命。

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就是最好的老师。死亡并不可怕,正因为它的存在,才让人懂得生命的可贵,珍惜眼下的每一天,更努力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