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

自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颁布以来,广大幼教工作者在幼教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讨。中央教科所幼教室和北京市教科院学前室合作进行了“提高我国幼儿园师资素质的研究”(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研究和探讨幼儿园教师必备的教育策略和技能,并以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为基点,在科学、社会、语言、艺术四个领域(因人力有限,对健康领域尚未做系统研究)进行了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其核心观点如下:

一、新的教育目标价值观——教育为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作准备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迅速变化,教育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幼儿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正开始从关注表层、眼前向深层、长远变革。

为了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幼儿教育应注重幼儿乐学和会学这种影响人终身发展的大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在幼儿期,如果培养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幼儿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就有了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机制。一个人如果学会了学习,获得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就能不断运用这些方法去寻求尚未知晓的知识,并不断探求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代幼儿教育的目标应强调:优先考虑情感态度,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重视孩子探求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在健康教育领域,要注重用幼儿感兴趣和喜欢的活动培养幼儿锻炼身体的兴趣和健康生活的态度与习惯;在科学教育领域,要注重发展幼儿的探究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会领域,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发展其合作与关心他人的态度;在艺术教育领域,要注重培养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敢于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感知和体验。

二、新的教学观——采用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策略

由于受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经验的影响,同样的事物与现象对于不同的学习者会有不同的意义。我们要教给幼儿的,幼儿不一定都想学,都能学到;幼儿能学到的东西也可能不是我们想让他学的。“教”与“学”之间这种不对称关系,要求我们把幼儿看作主动的学习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内容,主动地建构自己对于周围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观,从习惯于“教孩子学习”、让孩子的学适应教师的教的传统模式中走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1.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过去,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依靠现成的教学参考材料或活动设计来组织教学活动,教学不是建立在对幼儿学习兴趣与需求的了解、顺应和尊重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教学的出发点主要是教材、大纲,而不是幼儿。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