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内容是《统计》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会看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来学习新知识的。这里所说的平均数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相同。如:以前说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孩子,平均每人分得4块,这“4块”是每个孩子实际分得的数;如果说3个孩子共有12块糖,平均每个孩子有4块,这个“4块”就是平均数,因为不一定每个孩子都有4块。通过一系列教学设计让学生区别“平均分”与“平均数”,并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了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下环节:

1、在让学生自主探究、理解意义的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引发认知需求的环节:结合情境图让学生作为一个小教练的身份来说一说你认为该换谁上场?

有的学生会直接比较两名运动员第一场的得分,谁高选谁;有的学生就有可能计算7号和8号运动员的总分,通过比较总分来选择运动员上场,这时肯定会有学生产生不同的意见,教师并不急于给予答案,而是让学生去思考比较总分的方法行不行,为什么?让学生体会到每个人上场次数不一样,比较总分不合理,从而引发学生认识到比较两名运动员的平均得分,这样比较合理。

让学生在比较总分不行的情况下产生疑惑——怎么办——于是就产生一种新的办法,要比两名运动员的平均得分,让学生感受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

这一过程的设计,在平常的教学中是我们老师所欠缺的。我们在传统教学中往往重视了“是什么”、“干什么”,却往往忽视了“为什么”,这正是青岛版教材与众不同之处。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知道了求平均数的必要性,激发起学生学习平均数的强烈愿望。经过实践检验,这一环节是可行的。

2、在理解平均数意义的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进一步理解平均数意义的环节:提出两个问题, “10分是8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 “11分是7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让学生来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一般的教师进行到这一步就结束了,吸取了以往教学的经验,我设计了如下过程:出示下列表格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