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区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又一重要载体,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布鲁纳曾说过:教育对象是在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中进行学习,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尊重幼儿在心理发展上的不同速率。《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幼儿与周围环境点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一、材料投放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以当前主题活动中孩子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那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并且充分挖掘材料在不同区域内的多种教育作用,一个目标可以通过若干材料的共同作用来实现,一种材料也能为达到多项目标服务。孩子的发展目标与材料的教育功能对应,有目的地引导孩子进入区域。教师也应随着主题的推进及时、有目的地更换区域中的材料。

二、材料投放的层进性

本文所指的层进性包括层次性和递进性。

层次性是指:根据同年龄孩子的发展水平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例如,在生活屋,我们用各种各样的盒子做成有张大嘴巴的小动物,为小动物准备了蚕豆和小积木等食物,请小朋友按照标记用勺子喂小动物吃东西、用吸管剪成一小段,按照标记串成项链挂在小动物的脖子上。根据孩子的掌握情况,调整标记提升活动难度,从一维的图形、颜色、大小到两维,部分孩子甚至能尝试看三维标记来进行操作。如在“果果香、果果甜”的主题区域活动中,我们在“生活屋”创设了“奇妙的果树”,布绒的树干、苹果、橘子分别缝制了刺毛搭扣、揿钮、纽扣三种材料,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从搭扣粘贴、按揿钮到扣纽扣,动手难度不断提升。又如主题“新年的礼物”中,我们增设了一个“包糖果”的区域活动,提供的材料有糖纸、橡皮泥、数字袋等,能力弱的幼儿只要求会包糖果;能力一般的幼儿要能知道自己包了几粒糖果,并一粒一粒地数糖果;能力强的幼儿则会按照袋子上的数字装入相应数量的糖果。这样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材料和操作方式,为他们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创造条件,使每个孩子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