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中耳乳突炎简介:

自1882年发现结核杆菌之后,中耳结核才得以确诊。多继发于肺结核病,发病率19世纪初为13%,近20年来由于有效的抗痨药物的问世,肺结核发病率已明显降低,结核性中耳乳突炎现已很少见到,国内报道最多者为王鹏万1956年41例。

结核性中耳乳突炎病因:

含菌分泌物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偶可因粟粒性肺结核通过血行感染入中耳内。新生儿因饮用消毒不严的牛乳,可感染牛结核杆菌。

结核性中耳乳突炎症状:

临床表现

在患严重肺结核空洞情况下发现耳内无痛性流水,随后继发感染而变成稠脓,早期很少耳鸣、耳聋。鼓膜表面灰白水肿,紧张部糜烂坏死,呈多发性小穿孔,之后融合成大穿孔,松弛部很少累及,和一般化脓性中耳炎不同。流脓久之听骨坏死。

诊断

有肺结核病史,小儿结核菌试验阳性,耳分泌物可查到结核杆菌。

结核性中耳乳突炎检查:

小儿结核菌试验阳性,耳分泌物可查到结核杆菌。

结核性中耳乳突炎诊断:

此病需与一般化脓性中耳炎相鉴别。本病膜表面灰白水肿,紧张部糜烂坏死,呈多发性小穿孔,之后融合成大穿孔,松弛部很少累及。

结核性中耳乳突炎预防:

积极治疗结核性疾病,防止结核菌扩散。

结核性中耳乳突炎并发症:

流脓久之听骨坏死,听力很快丧失并常发生面瘫和耳后瘘管,面瘫发生率占20%,小儿尤易发生,是结核中耳炎的特点。颅内并发症并不多见,偶可并发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中耳乳突炎治疗:

全身采用抗痨药物治疗,如链霉素、异烟肼、PAS和利福平等。局部应用双氧水清洗耳道后用5%链霉素、0.1%利福平溶液滴平。全身情况未好转之前,不宜进行鼓膜修补。慢性乳突炎并有骨质破坏、耳后瘘管和面瘫者,应及时进行乳突根治术,术腔不宜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