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经:头相对较大,占体重的1/10,大脑皮层及纹状体发育不成熟,故可出现不自主运动及手足徐动。新生儿具有儿童和成人没有的特殊反射,如吸吮反射(奶头放入口中会吸吮)、觅食反射(触动面部,头会转向同侧)、握持反射(手触及物体紧紧抓住不放)、拥抱反射(受惊时,两手臂张开,呈拥抱状)。

    新生儿大脑皮层兴奋性较低,处于抑制状态,睡眠时间长,觉醒时间一昼夜仅2~3小时。

   (2)呼吸:初生后,由于皮肤等部位受到刺激,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新生儿在10秒钟内便建立呼吸,此时以腹式呼吸为主。由于肋间肌较薄弱,主要靠膈肌的升降而产生呼吸运动。因呼吸表浅,不规则,效果差,使呼吸增快,一般每分钟40~50次。

   (3)循环:出生后结扎脐带,终止胎盘循环;肺的扩张和通气使肺循环阻力降低;从而改变了胎儿右心压力高于左心的特点和血流方向,心脏的卵圆孔和动脉导管从功能性的关闭,逐渐发展到解剖上的完全闭合。在新生儿出生后最初几日,偶尔可听到心脏杂音,可能与动脉导管暂时未闭有关。

    由于新生儿耗氧量高,心率快,每分钟在120次左右。新生儿血液多集中在躯干及内脏,而四肢较少,故肝、脾常可触及,而四肢容易发冷或青紫。

   (4)血液:红细胞多,出生后有的红细胞被破坏,破坏过多会造成新生儿黄疸。约有一半的正常新生儿在生后2~3天出现黄疸,于第4~
6天最明显,从第7天起黄疸开始消退,无其它症状,称为“生理性黄疸”。

    (5)消化:吞咽功能好,但由于食道上部括约肌不随食物下降而收缩,食道也不出现蠕动,贲门松弛,而幽门较紧,胃的位置又较横向,故容易发生溢乳。胃、肠分泌和吸收面积大,故新生儿能适应较大量的流质食物。

    新生儿大多在生后12小时内排出墨绿色粘稠大便,称“胎便”。它是胎儿期的肠道分泌物、胆汁、咽下的羊水中胎毛、胎脂及脱落的皮肤上皮细胞在肠腔内混合积聚而形成。开始哺乳后大便渐变为黄色糊状,每日3~5次。

    (6)泌尿:新生儿肾单位发育不成熟,滤过能力不足,浓缩功能差,生后不久即排尿,尿色清亮、淡黄,每日排尿10余次。肾脏排泄钠的能力较低,故易水肿。

    (7)初生婴儿皮肤娇嫩,胎毛少。覆盖的胎脂,有保护皮肤的作用,不宜强行洗擦,可在数小时逐渐吸收消退;皮肤角质层很薄,容易损伤。细菌很易由此侵入而引起疾病,因此要勤洗澡,保持清洁卫生。新生儿皮肤薄,血管丰富;神经调节不健全,汗腺功能较差,故过冷过热的环境容易着凉或受热。炎热天气应注意卧室通风,但要避免直流风,并注意供给的水分。冬天注意保暖。

    (8)新生儿鼻腔相对短小,没有鼻毛,粘膜柔弱富于血管,易感染、鼻塞造成呼吸困难,影响吸吮奶汁。

    (9)气管短,呈漏斗形,弹力组织不发达,纤毛运动差,不易将气管中的细菌和灰尘冲刷出去,此外呼吸道粘膜缺乏分泌型IgA,故易患肺炎。

    (10)呼吸运动小,每次呼吸换气量少,呼吸每分钟达40次以上。

    (11)新生儿期淀粉酶分泌少,生后4个月才达成人水平,故在此期不宜喂淀粉类食物。

    (12)新生儿的免疫功能差,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

热点推荐

最新更新

简单版 触屏版 电脑版
小精灵手机版 060s.com
京ICP备05009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