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养育宝宝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难题,这些看似平常会经常犯错的育儿方式,你有没有遇到过呢?新生儿的各种功能都还比较幼稚,大脑皮质尚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较弱,患病后的反应性也相当差,故患病死亡率较高。

小儿从离开母体(经结扎脐带后),至出生满28天,这一时段被称为“新生儿期”。这时小儿刚刚离开母体,开始适应外界全新的环境,需要进行自主呼吸,调整血液循环,依靠自身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工作,摄取营养和排泄废物,神经系统也因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发生较大变化。

新生儿的各种功能都还比较幼稚,大脑皮质尚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较弱,患病后的反应性也相当差,故患病死亡率较高。临床研究发现,新生儿疾病常与“胎儿期”及分娩过程有关,如早产、畸形、窒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破伤风、脐部疾病、呼吸道感染、腹泻等,均为多发病。所以在这阶段的护养特别要细心,合理喂饲、注意保暖,对于食具、衣物、尿布的卫生消毒不可忽略。此外,还必须了解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状态,如睡眠时间较长,体重先减后增,可能出现生理性黄疸、乳房肿大、板牙、螳螂子等,应与各种病症区别以免误治。

现代儿科研究发现,从胎龄满28周,到出生后7足天,胎儿将经历妊娠后期、分娩、出生的过程,直到新生儿早期,从离开母体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生命也面临最大的危险和考验,所以这个时期的死亡率特别高,做好这个时期的保健,也是优生、优育的重要环节。因此特别提出了一个“围生期”(也叫做围产期),并强调要注意下列事项,能对新生儿的护养有一定帮助。

(1)去除胎毒所谓胎毒,主要是指胎中禀受的热毒,包括秽物咽入腹中而成的胎毒。给新生儿去胎毒,是中华民族护养小儿的有效防保措施。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不少儿科专家运用中医“胎毒学说”,选药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取得成功,同时证实了中医“去胎毒”观点的指导意义,在临床中具有实用价值。新生儿服用去胎毒的药物,可以清除母胎中带来的热毒,预防某些疾病,有一定保健作用。具体用法有:① 甘草法甘草3克,浓煎取汁,以消毒纱布蘸药汁,令小儿频颇吮吸。连用3~5天。② 黄连法黄连1?5~3克,用水浸泡,令汁出,入饭锅蒸后,滴小儿口中,每次2~3滴,清晨空腹用,连用3~5天。黄连性寒,胎禀气弱者不用。③ 豆豉法淡豆豉9克,浓煎取汁,频频饮服。④大黄法生大黄3克,沸水适量浸泡或略煮,取汁滴小儿口中,胎粪能下后,停服,脾虚气弱便溏禁用。⑤ 银花甘草法银花6克、甘草3克煎插拭口,并以少量令小儿吸吮。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