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在一个家庭里面,每个成员都需要有一种角色感。如果已经有了一个“好孩子”的角色,其他孩子可能需要扮演另外一个角色。比如“坏孩子”、“反叛的孩子”、“擅长社交的孩子”等等。形成这样的角色感,孩子最初往往是无意识的,这是在家庭的人际交往中不自觉地形成的。

当一个孩子有机会在同一个位置上生活四年以上时,他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角色感。这种角色感在家庭成员结构发生变化时可能会有所改变,但不会彻底改变!海灵格的家族系统排列方法的可行性之所在,每个成员都在这个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

可见,排行不同,性格特征也不同。在家庭里排行最大的孩子,往往具有责任感、循规蹈矩、独立、保守、追求完美等性格特征,因为他们是第一个出生的孩子,所以往往会错误地认为必须成为第一或最好的,才能显得自己很重要。中国自古就有“长兄为父”、“长姐为母”的观念,更是社会对排行最大的孩子的观念强化。

在家中排行老大的孩子的相似性是最容易预测的,因为这是一个变数最少的位置。我们很容易想到形容老大的词汇,诸如负责任、领导者、专横、好胜、独立、保守。

老大通常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他们听话,懂事,负责,勤勤恳恳;他们尊重权威,不敢犯错误,害怕让父母或其他权威的人失望;相对于弟妹而言,他们服从性更高,观念保守,容易焦虑紧张,需要花较长时间排遣不愉快;他们非常希望获得别人的敬仰和尊重,甚至宁愿为此勉强自己做不喜欢的事;他们通常拼命工作,总感觉对一切都负有责任;即使把工作交给别人,也会担心别人把事情办砸;尽管他们貌似独立,但其实非常渴望被认可,所以通常也最介意排名和地位;在婚姻中可能控制欲较强,交友上可能只有几位亲密朋友,很难朋友成群。

因为老大是第一个出生的孩子,他们往往错误地认为必须成为第一或是最好的,才能显得自己重要。这可以从很多方面表现出来。有些排行老大的孩子可能会将第一个完成课堂作业看得很重要,哪怕作业写得很马虎;另一些排行老大的孩子则可能最后一个交作业,因为他们为把作业做得最好而花费了很多的时间。

而在家庭里排行最小的孩子,更容易任性,也更容易乐观,具有与生俱来的幽默感;他们常指望得到别人主动的帮助,也常常看来比较无助;他们更看重自己的快乐,因而常会违反父母的期许,经常与责任感作斗争,迟迟不愿长大;他们在生活上比较不讲规矩,常常迟到、拖延或失信。工作中他们通常多才多艺,兴趣广泛,喜欢不按常理出牌,与人相处的能力不错,但是习惯逃避责任;他们更容易拥有充满乐趣的婚姻和友谊,惯用“撒娇”或“哭泣”等小策略。

很多老小不但被父母娇惯,而且被哥哥姐姐娇惯!这使得他们很容易错误的认为,他们必须不断操纵别人为他们服务,才能显出自己的重要。通常,老小会因为身处父母的偏爱与哥哥姐姐的怨恨中而感到困惑。对于受到娇纵的孩子,最大的危险是只要他们没有得到别人的照顾,就往往认为生活不公平!

最小的孩子可能很难适应学校的生活,他们可能会觉得老师也应该继续像家里人那样来照顾他们,并应该替他们学习。据美国的一项调查,在有学习障碍的班级里,有85%的孩子都是家里最小的,他们花了大量精力来表现自己的无助,以此寻求老师的特别关注。

既然娇纵对孩子如此有害,父母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很多父母确实认为这是他们表达对孩子的爱的最好方式。有人辩解说,孩子将来有大量的时间去适应冰冷、严酷的世界,那为什么不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度过尽可能长的时间呢?这些父母不知道,一旦孩子形成了一定的信念、习惯和品格,要想改变会有多么困难。我们童年时代形成的信念在我们长大成人之后就变成了我们的“人生蓝图”,即便是那些信念不再有任何意义。

父母娇纵孩子的其他原因是,因为娇纵孩子很容易,这满足了自己被孩子需要的感觉,他们认为这是“好爸爸好妈妈”应该做的,他们确保孩子不会经历自己觉得自己童年时吃过的苦,或者是他们感受到了来自朋友和家人的压力。当父母因为自己做会更容易、更快、更好,而无意中剥夺了孩子培养生活技能机会时,他们没有真正考虑过这样做的长期危害。

排行最小的孩子常常善于利用自己的魅力来激励别人为他们做事。他们常常富有创造性,并且爱玩儿,他们大部分的创造性,精力以及智力都会用在通过魅力操纵来得到自己的价值感。

有些排行最小的孩子会选择一种对生活完全不同的信念,并变成“赶超者”。他们往往错误的认定自己必须赶上并超越所有前面的人,以此显示自己的价值。长大以后,他们会成为那种已经非常卓越却仍在企图证明自己价值的人。

如果家庭中有三个孩子。第二孩子就处于中间地位。

处于中间的孩子往往和是最委屈的。因为他们的身份更加复杂,既要充当老师,也要充当学生,既要照顾弟弟妹妹,也要服从哥哥姐姐。相对来说,第一个孩子曾享受一段时间“独生子女”的待遇,第三个孩子也永远是家中的唯一,而处于中间的第三个孩子,几乎不会得到父母百分百的照顾和投入。因此,相对来说,第一个孩子和第三个孩子往往得到家庭的资源较多,表现出众,而处于中间的第二个孩子,则会相对平庸一些。

排行中间的孩子没有老大的特权,也没有老幺的宠爱,容易缺乏安全感;他们喜欢交朋友,在家庭以外寻找独立与平等,他们也确实擅长和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他们由于夹在中间,所以通常不太引人注目,性格比较随和,是很好的调解人。(比如,我有一位好友,她就是老二,前面有姐姐,后面有弟弟,现在她是一个婚姻家庭咨询师。)他们容易被父母“忽略”,所以也有更多的自由,可能获得父母意料外的成功。

提出家庭排序理论的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也是排行老二。排行老二的一般都有出息,出人头地。历史上排行老二的名人有很多,比如孔子孔老二,诸葛孔明排行老二,杜甫、卫青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老大和老二性别不同,那么通常就不会出现“老二现象”,很可能两个孩子都会形成老大特征。

当两个孩子的年龄相差4岁或4岁以上时,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就会减少。年龄的差距让他们觉得彼此间竞争会减少!

如果三个或更多孩子中最大的两个孩子性别相同,这两个最大的孩子之间性格更可能极不相同。性别相同的老大和老二往往完全相反,他们的年龄相差越小,这种差异越明显!

在一个推崇竞争并且塑造竞争气氛的家庭里,孩子们之间的差异就会增强。在推崇合作并塑造合作气氛的家庭里,孩子们之间的不同就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