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有朋友们对我说“我们家孩子怎么这么慢呀,一点招儿都没有!”于是,我好好的学习和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形成的认识如下。

1、真有天生慢的孩子

说话慢、走路慢、吃饭慢,干什么都比别人慢几拍。

2、天生慢的孩子也有快的时候

大概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验,慢性子的孩子在应急状态下、大喜大怒的时候会突然快一下,常常吓人一跳。

3、孩子大部分的“慢”是和父母有关

让人讨厌的“慢”常常是父母亲手“打造”出来的。

4、“急”和“慢”常常成对出现

“急”妈妈配“慢”孩子。“急”老婆陪“慢”老公。

前两点是常识,这样的“慢”是健康和自然的。“慢”有慢的好处,比如温和稳定、小心谨慎、有条理、善于分析和计划等;只要父母不是苛求“慢”孩子快,那么孩子不仅可以发挥“慢”的长处,而且可以学会“该快的时候快”,如果妈妈不接纳孩子的天性,那么孩子不仅“快”不起来,还会乱,甚至自暴自弃。

后两点是指“人工”制造出来的慢,而不是天然的慢。为什么说很多孩子的“慢”是父母亲手打造的呢?为什么“急妈妈”和“慢孩子”常常成对出现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几个场景是不是比较熟悉

场景一

妈妈:你怎么这么慢,快穿衣服!穿鞋!洗手!吃饭!

孩子:……

妈妈:你这么慢到底是随谁啊。

场景二

妈妈:哎呀,你怎么这都不行,我来!

孩子:……

妈妈:唉!怎么什么都不会啊。没有我你怎么办啊。

场景三

妈妈:你决定了没啊?去还是不去。

孩子:没有,别着急。我再想想……

妈妈:你真是个慢性子,太肉了吧。做个决定有这么难么。

如果细看一下,“急”多是因为一种不允许——不允许孩子不会不懂,不允许孩子不熟练,不允许孩子做的不好,不允许孩子这么“犹豫”……在“急妈妈”看来,这些都是不应该和不必要的。

比如场景三中,妈妈的感受是“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这么难呢,需要这么犹豫么”?实际上,妈妈觉得简单、觉得不用想,这是妈妈的情况;对于孩子来讲,他可能就觉得需要想,比如去花多少时间、经过哪里、会看见谁、要见的那个人会怎么反应,以及如果不去会怎么样,“去”和“不去”哪个更好些?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