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分析

幼儿溺水、走失、窒息、被拐骗等意外伤害事故在报纸、电台上经常能看到或听到,而孩子们的误食、误吞现象及异物入耳、入鼻、磕破、跌伤也时有发生。这是因为幼儿期的孩子生长发育不完善、活泼好动好模仿、好奇心强,但又缺乏相应的自我保护能力。为保障幼儿安全、健康地成长,为孩子们创设安全、优美的环境,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我们根据幼儿生活素质的目标要求,选择了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为此,我们在小班幼儿入园时通过观察和家长问卷进行了一次《自我保护》前测。结果见附表(28人)。

从附表不难看出,有60%的幼儿对自己身体上的主要器官有所了解,知道耳朵、鼻子、眼睛和嘴巴,懂得不把异物放入耳鼻口内的仅仅占39.3%;对于不轻信陌生人的话,遇到危险会呼救的人所占的比例较少,仅32.1%。这在平时的活动中就能观察到,他们常常会擅自离开队伍而自由活动,仅有部分幼儿能做到身体不舒服马上告诉老师或成人,更不知道“病从口入”的道理,活动时常会不自觉地弄伤自己,却说不出弄伤的原因;外出游玩时仅有25%的幼儿跟着老师靠右边走,不乱穿马路。

二、对策和手段

(一)精心设计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小班的幼儿刚刚离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怀抱,来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还不太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想回家的愿望非常强烈。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设计了《不跟陌生人走》、《爸爸妈妈不在家》等活动,创设了几个生动有趣的情景表演,让幼儿在看看、讲讲中,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如:当你独自在家时,有人来敲门,你会怎么办?有人自称是你爸爸妈妈的好朋友来接你回家时,你能跟他走吗?当你在商场或街上与爸爸妈妈走散时,你会请谁来帮助你呢?通过活动,幼儿明白了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在家不随便开门,遇到困难请警察或商场营业员帮忙等,培养幼儿养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活动过程中,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录像、故事,创设了木偶表演区、图片改错区,幼儿在动手动脑动嘴,运用多种感官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警觉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会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求救方法应付突遭的危险。打电话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把一些特殊号码,如报警110、火警119、救护120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画面生动形象,色彩鲜艳、逼真,动感的效果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这些特殊号码在不知不觉中就深深地印入孩子们的脑海中。随后,我们开展了“我会打电话”活动,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会“拨”、“按”电话的正确方法,使用礼貌用语:如你好、请、再见、谢谢等,知道自己家的住址、电话号码。遇到危险时会主动求助,也可请邻居帮忙,但千万不能自己爬到阳台或窗台上去,以免不测。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