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的“潍坊市一日活动规范研讨会”中,有幸听到了几位主任的点评,主任们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我感觉收获很大,对此我也有了几点思考。

首先,针对区域活动,主任觉得“探索类的区域较多,生活化的区域相对来说较为缺乏”。我觉得确实是如此,因为孩子在幼儿园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最终目的还是要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的,所以说区域活动多与生活接轨是非常有必要的,如美工区开放包装礼品盒就可以与超市联动起来,当包装完后可以发快递运到超市中出售,孩子就可以了解到一些加工类的工厂的运作过程,同时也能了解到快递员的工作流程,不仅只是单纯的送货,还要接货、搞清送往的目的地、签单等。也可以班级内所有的区域联动起来,真正把班级区域活动搞成我们平时生活的一个“小社会”,我相信对孩子的经验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其次,主任还提出“我们不应限制孩子串区玩”,确实,一个小时的时间,孩子很可能在一段时间过后就对某一事物不感兴趣,因为孩子的精力集中做多也就二三十分钟,如果再强制他们继续玩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大的进步与提升,倒不如允许孩子串区玩。这就需要我们提前跟孩子沟通好,当自己对某一区域不感兴趣想玩别的区域时,可以跟这个区域中的伙伴商量一下,能否进行对调,如果对方同意才能交换,但到一次区域活动结束只允许换区一次或两次;也可对孩子比较感兴趣的区域多允许一两个孩子进入。

另外,安主任的点评比较关注孩子的生活活动,她提出“孩子说话的声音大小能看出孩子的修养,培养孩子小声说话是培养孩子素质的关键。”这个观点也给我敲响了警钟,因为平时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遇到孩子吵闹时我们往往会选择比孩子还高的声音来压制孩子的高声调,其实很多情况下,孩子的高声调也是老师“教”出来的,这也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吧,当老师在高声说话孩子安静下来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想到“原来我大声说话别人就会关注到我了”,于是当他想得到别人关注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的高声说话了。我觉得如果以后再出现孩子高声吵闹的情况,老师们可以跟孩子制定一个规则,一起拍拍手或老师做一个手势或动作,当看到老师做这个动作时无论你在干什么都要停下来看老师,平常活动中也要注意多提醒孩子注意说话的声音,这个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

通过本次活动,我也感觉到自己得到了提升,不仅仅是有幸听到了主任们点对点的点评,就是自己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也是一次进步,感觉到一日活动的系统化与精细化,关注到每一个小细节、抠到每一个小的点,只有自己做了才能真正感受到活动中的优点与不足,才能为以后的工作找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