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病最小年龄为1岁,一般多在3岁左右或稍大发现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尚不明了,而遗传因素在本组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细胞膜学说较受重视,即基因的缺陷或某种酶的先天缺陷,使肌细胞膜的结构发生变化,最后导致肌纤维的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痿证”之范畴,其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之不同。若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素本脾胃虚弱,或久病致虚,加上外感风热暑湿之邪,使肌肉筋脉失养,气血不通而发为本病。常见症状为患者走路步态不稳,上半身向左右摆动,呈“鸭子步”,容易跌倒,爬楼梯困难,患儿由仰卧位爬起到站立位时,先转为俯卧位,用双手支起上半身呈爬跪姿势,继而两膝伸直,以双手双腿共同支持躯体,然后两手依次扶其膝盖、逐步上移到大腿而站起。呈现特殊的起立姿势。小腿肚和肩部的三角肌出现假性肥大。患儿最终因肌肉萎缩,不能行走,最后并发营养不良、呼吸道感染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拇指点揉法,自大椎穴开始依次按摩至长强穴,反复操作1~3分钟。

(2)患儿侧卧位,家长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揉一侧臂部沿大腿外侧经膝部至小腿外侧,以髋关节和膝关节作为重点治疗部位。然后再操作另一侧,时间为1~3分钟。

(3)患儿仰卧位,家长位其侧面,以拿揉法沿大腿前面,向下至踝关节及足背部治疗,两侧交替进行,重点在梁丘、足三里、解溪。同时配合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被动屈伸活动。如此反复操作1~3分钟。

(4)以指按揉肩髃、曲池、合谷、委中、承山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肺热伤津型:症见肢体萎软无力,发热,口渴咽于,皮肤干燥,咳嗽无痰,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常用手法加

①清肺肺经00次,清大肠300次。

②清小肠100次,退六腑200次。

③以指点揉大椎穴1分钟。

④以掌横擦肩背部,以透热为度。

(2)湿热浸淫型:症见两下肢萎软无力,沉重麻木,胸部胀满,渴不喜饮,面色发黄,喜冷恶热,小便不畅,灼热疼痛,舌质红,苔黄腻。常用手法加

①单掌推擦大腿内侧,自上向下,以热为度。

②按揉三阴交、太冲、阴陵泉穴各1分钟。

(3)脾胃虚弱型:症见四肢萎软无力,或见双侧小腿肚肥大,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