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是一个特别可爱的初二年级女生。她有着一对会说话的、扑闪着灵气的、圆圆的眼睛,面部表情丰富而生动,声音如银铃般清脆悦耳,是学校电视台的主持人,深受老师的宠爱,是父母心中的骄傲。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却经常在夜深时独自落泪,对自己产生深深的质疑:难道,我是个坏孩子吗?为什么,别人都有形影不离的朋友,我却没有呢?我对她们那么好,她们为什么就要孤立我呀?!

见到小青的妈妈,会惊异母女俩是如此地相像,脸、身材、眼神、说话的声音和节奏,甚至连穿着都是那么的一致:上身都穿着带帽子的绒衣,脚下都蹬着轻便的偏粉红色的旅游鞋。30多岁的母亲看上去就像一个年轻的小姑娘,女儿则像一个从童话世界中走出来的小小公主。

是妈妈首先来到咨询室,替自己的女儿预约咨询时间。我虽然为她约好了时间,但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因为有不少替孩子预约的父母都是自作主张,孩子未必会依约前来。那一天黄昏,外面下着北京少见的大雨,我在咨询室里望着窗外乌黑的天空,暗想着那孩子肯定不会来了。一个被母亲形容为不会交朋友、甚至到了害怕见到同学的孩子,怎么可能在这样的时候来见陌生的心理老师呢?正这么想着,门被推开了,小青出现在我的眼前,她是那么地乖巧,我还没问话,她便张开嘴说:“老师,是我妈妈叫我来的,我刚考完试,赶紧跑过来了。”那一瞬间,我的体会是,这个孩子太招人疼了,如果我是她妈妈,会不由自主地保护她,让她不受任何伤害的。这样的体会是如此地强烈,以至于我马上警觉到这是我对这个孩子的反移情:她的母亲和她之间可能确实就是保护与被保护、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事实果然如此。小青言必称“妈妈说……”、“爸爸说……”,父母的话对她就是圣旨,她一切言行都按照父母的教导来展开。但现在,“妈妈说……”、“爸爸说……”都不能解决问题了:小青和她的父母都陷入了同样的难题中——无法让小青交到她所渴望的知心朋友。

“小青这孩子就是太乖了,受人欺负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我总让她要忍让,要热心帮助同学,要处处为别人着想,结果她反而被别人孤立,连我都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更别说孩子了。”妈妈的苦恼随着泪水的滴落表现无遗。

“我爸爸妈妈都说我上赶着跟人家交朋友,傻乎乎地被人家撇在一边,我把一颗真心捧出去,人家都不带理的。”小青更是泪眼婆娑、哽咽难言。

在很多次的咨询中,小青和妈妈有时各自前来,有时一起来。我观察着、倾听着、询问着,深深感受到这个家庭对小青的爱,小青不能交友的苦恼把一个家庭都搅得无可奈何。对小青的父母来说,这样的困境还同时带来另一个困境,他们认为因为小青交不到朋友而影响了她的情绪,从而影响了她的学习,使她不能专心上课、做作业、考试。和胡澜的故事一样,正是因为小青的学习成绩总不见提高,她的妈妈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鼓足勇气走进心理咨询室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