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孩子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琴上遇到的问题,他在学习过程中将会感到更加轻松,因为解决问题的技巧他都掌握了,而这些“学习点”是彼此相通的。

希望孩子在学乐器之路上成名成家,这毕竟只是少数家长的目标,也是更少数琴童可以达成的目标。

那么,我们让孩子学乐器到底学什么呢?

学习内容一:用学乐器促进大脑的思维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体内的每一个器官、每一块肌肉,都在大脑皮层中有着相应的“代表区”,而手指的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又占据了较为广泛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神经中枢都是由神经细胞群组成的。当一个人的双手从事精细、灵巧的动作时,能够激发这些细胞群的活力,使动作和思维的活动能保持有机的联系后相互对应。

因此,手的动作越复杂,就越能积极地促进大脑的思维功能。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

在学乐器的过程中,需要孩子手指动、耳朵听、眼睛看、脑子想……这就发挥了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音乐的综合作用,刺激了脑细胞的发育,提高了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听辨力、记忆力、想象力等,促进孩子整体智力的发育。

是不是学乐器的孩子一定比没学乐器的孩子聪明?

这方面从来没有科学的确切证据,但音乐本身就像一扇通向人们创造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窗户”。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尤其是经过乐器的学习,可以使他较快地找到打开这扇“窗户”的钥匙。学乐器外出服不仅可以让孩子拥有一个广阔的视野,有利于他的智力开发,同时对一个人的文化、道德、情感、性格等的形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的形成往往不易被人们察觉,却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对他的未来和事业起着我们预想不到的作用。

学习内容二:用学乐器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学乐器和所有学习一样,首要的是“学”。学乐器的时候孩子要集中注意力,听懂老师说的内容,掌握演奏技巧,并通过长时间的儿童服饰练习将技巧转化成自己的能力。到了下节课,在回课的过程中老师会发现孩子还有哪些欠缺,并通过专门的练习强化演奏技巧,直至孩子完全掌握。

我们将这个过程投射到孩子的文化课学习上——孩子要在课堂上学到老师新教授的知识点,回家要通过做作业巩固所学内容,到了考试的时候孩子会暴露自己的不足,老师再通过练习强化所学知识。

现在的家长大多从孩子0岁起就开始早教,蒙氏数学、幼儿英语、分享阅读层出不穷,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已经可以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认识几十到几百个汉字,到了幼儿园大班家长还带孩子报名幼小衔接班。

经过这么多早期教育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往往对老师所教的知识早已驾轻就熟,真正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已经是小学三年级以后的事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一、二年级考满分的孩子到了三、四年级婴儿服饰反而表现出学习能力差的问题。学琴的过程几乎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过程。新教授的技巧要怎么掌握,两只手要怎么配合,怎么解决音准、节奏的问题,这些东西除了老师教授,更多的是要孩子自己去体会、去发现、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