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来自安徽的8岁男孩小宇(化名)在复旦大学儿科新院内镜室被取出了误吞的3厘米长铁钉。据了解,自医院开展胃镜下取异物以来,已经陆续取出200多件食管或胃内异物,其中不乏5角或一元硬币、纽扣电等。专家提醒,暑期期间,家长一定要加强对儿童的照看。

孩子贪玩误吞铁钉

8岁男孩小宇(化名)老家在安徽,暑假期间随父亲来上海玩。最近天气炎热,父母不准他外出玩,小宇便一个人呆在家里,玩着玩着,一不小心便将铁钉吞了下去。

在儿科医院急诊室,医生给他拍了一张片子,清楚看到:一枚长长的钉子横卧在胃里。因为钉子长,很容易损伤胃肠道粘膜,必须尽快取出。但万一在取铁钉时,铁钉“不听话”横亘在食管,极有可能损伤食管粘膜,造成胃肠道穿孔,甚至危及胸主动脉。在充分告之家长风险和必要性后,消化科医生和外科医生反复商榷,制定最佳取铁钉方案。在取钉前,医护人员把异物钳、网篮、圈套器等工具一遍又一遍地在体外模拟操作,终于长达3厘米的铁钉经过胃、食管、口腔之后,被成功取出。

误吞事件五花八门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黄瑛说,自医院开始胃镜下取异物以来,医院已经陆续取出200多件食管或胃内异物。年龄最小的才5个月,最大的有9岁。去年,一位仅10个月大的男婴竟然误吞一枚7号电池。

一般而言,误吞异物者多为婴幼儿。就误吞异物而言,70%是胃内异物,24%是食管异物,6%为肠道异物。在异物中,最多的是5角或一元硬币,占80%左右,其次是纽扣电池,此外还有棋子、玻璃球、玩具的小零件等。

医生说,对于较小的消化道异物,如果已进入十二指肠,且是无毒的钝器,则不一定要马上取出,可让它自然排出。

【专家提醒】

误吞异物别刻意导泻

儿童误吞异物事件屡屡发生,主要都是因为家长对儿童照看、保护意识还不够强。为此,专家提醒家长更要关注儿童安全问题,减少儿童意外伤害。

当家长发现孩子误吞异物后,只要当时没有呛咳、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等缺氧表现,不必过分紧张,也不必刻意催吐,以防异物误吸入气管,尤其是小年龄的儿童。如果误吞钉子、大头针等异物,不能刻意导泻。因为导泻刺激肠蠕动后,尖锐的异物很可能钩到肠壁,甚至诱发肠穿孔。如果发生这些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