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游戏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可是在孩子们的嬉戏中却潜藏着种种危机,会造成许多意想不到的伤害。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意外伤害潜藏在孩子身边:

一、扭伤

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蹦蹦跳跳、打打闹闹、你推我搡是孩子们嬉戏中经常见到的情景;在追逐、蹦跳的过程中,不小心就会扭伤。

脚踝关节的扭伤是最为常见的。脚踝扭伤,轻的孩子只会感到局部轻微疼痛,重的可看见孩子整个足面瘀青、肿胀,甚至寸步难行。对于这种伤害,许多人常不以为然,其实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孩子在嬉戏中发生扭伤,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旧疾未愈,新伤复发,而成为习惯性扭伤,从而影响孩子的运动机能与日常生活。

对策:因为扭伤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痛,家长或老师发现孩子喊“疼”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检查。当发现扭伤时,应先观察扭伤的程度,看看是否有肿胀或是淤血的情形。如果脚扭伤后能持重站立,勉强走路,说明扭伤为轻度,可自己处置;如果脚扭伤后足踝活动时有剧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着疼的地方在骨头上,并逐渐肿起来,说明可能伤及骨头,应立即去医院拍片诊治。

注意:扭伤后应立即休息,停止运动。护理的第一步是告诉孩子不要再转动已受伤的关节,其次则是冷敷。在受伤的地方,每敷十五分钟后,休息五分钟,这样的动作可以重复一=小时左右。休息时,尽可能把脚抬高,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踝部肿胀。

切记不要给孩子进行不恰当的推拿和按摩。因为在急性期.推拿和按摩反而会加重出血。扭伤初期,不需内服药.不宜外敷活血的药物,以免血流加速,肿胀加重。脚踝扭伤的治疗,不仅要解决疼痛,更要找出引起伤害的原因及预防再发的方法。

二、追逐嬉戏中造成的骨折

孩子活动频率高、范围广,喜欢打打闹闹,但因为幼儿自身身体稳定性、平衡性差,很容易摔跤。而摔跤时因为不懂得采取一定的保护动作或姿势,所以更容易出现骨折。

幼儿并不是大人的缩小体,因为在不断地成长与发育中,他们的骨骼强度远远低于成人,所以外伤后极易发生骨折,而一旦发生骨折,其出现的症状、处理方式和成人有所不同。

对策:对于这一伤害的预防,好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为了防止伤害而不让孩子去游戏。所以这一伤害的对策,更多的似乎是安全的教育,但很明显,对于一个低龄的孩子,这种教育并不得力。一旦有意外发生,家长和老师了解骨折发生后的正确判断与处理的常识,是减轻孩子受伤害程度的有效办法之一。孩子在骨折后,往往会有剧烈的疼痛,家长或老师一旦发现孩子有此类异常表现,应给于足够的关注。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