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境说明:

五年级的学生对沉浮这一概念并不陌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已接触了一部分,学生初步认识了马铃薯的沉浮与所浸入的液体有关,但绝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准确认识到马铃薯的沉浮与液体浓度有一定关系。对优秀一点的学生来说,基本能说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因为在三年级学沉浮时介绍过有关死海的一些知识。所以本节课联系本单元的第1课,继续研究的是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即研究不同浓度的液体,对马铃薯的影响。具体做法是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可以使学生看到只有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物质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渗透了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物体沉浮的概念。

这样设计的理由是:在三年级以及本单元的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物体本身的重量和体积(密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认识到“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并且这样的液体有很多”这一概念。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液体的密度,鉴于五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而是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两个变量去描述密度概念,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

二、教学过程设计:

1、讲故事导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故事叙述):在很久以前,有一位中国富商(点击课件),他非常喜欢探险,希望自己也像哥伦布一样环游世界,然而去周游时经历了两件同样的事情,但结果却不相同。你们想知道是件什么事吗?他曾经两次掉到海里。幸运的是一次他被人救上来了(点击课件),但另一次却没有一个人帮他(点击课件),他想:自己肯定完了,但他却奇迹般的生存下来,这是为什么?(点击)

预设:

生:这个人第二次安然无恙,是因为海水中有盐,所以人上浮。

生:他奇迹般的生存下来是因为海水溶入其它物质,也就是他在死海里。

师:那么在液体里的什么物质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呢?这节课我们以马铃薯为例,研究一下马铃薯沉浮跟液体中的什么有关,板书课题。

点评:这一环节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及提出想探究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真正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2、梳理归纳问题,确定本节课的探究方向。

(1)、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演示实验。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不知名的液体中含有什么物质?怎样证明你的想法?

(2)、比较两种液体。

问:谁想来猜测一下?

点评:这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会试着做自己的猜测或解释。此时学生会产生疑问并想办法去验证液体有什么特点?

生汇报。

师:我们还不能用尝的方法,那谁能帮我想一个更好的办法?

生汇报。

做液滴加热实验时,教师先指导加热的方法,然后从两个杯子里各取几滴液体,分别滴在铁片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

点评:通过猜测,并作自主(不规范)验证,意在让学生认识到单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判断是不一定准确的,必须通过科学实验。认识到实验要有一定的科学性,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欲望。加热后出现了白色颗粒说明什么?学生就会明白液体中溶解了物质,这个不知名的液体是不同于清水的液体。当然仅仅只有白色物质这个证据,学生是无法判断出是什么液体的。是什么液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继续思考: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这也是本课难点所在。

然后让学生对此展开讨论。观察两种液体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一样,两种液体一样吗?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生汇报

点评:这样学生就卷入了推测和验证活动中去了。实际上,并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浓度不够、液体的密度不够大,马铃薯是不会浮起来的。这就需要教师在第三部分“调制一杯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中加以指导了,要一次一次的加糖或是其它的物体,这一过程是缓慢的。

(3)、调制一杯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师: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问:你们各小组想用什么材料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点评:这里,只要是合理的,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用什么材料都可以。

注意调制液体的要求,取100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糖,糖或其它材料溶解后,放入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做好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

点评:当实验成功之后,学生会反思,原来马铃薯沉浮改变的原因是液体发生了变化。那么液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学生在这节课里,只能探索到液体里溶解了其他物质,溶解了其他物质之后,液体为什么能使马铃薯浮起来,这个原因将在下节课里继续探索。

让学生用同样方法,制作更多的溶液进行检验。思考: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点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用食盐、糖等做实验,要调制不同的液体来检验学生的猜想,这样对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是开放课堂,利用现有资源,体现新型课堂。

3、 扩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用科学热情

学生阅读课后资料

问:读了资料,你明白了什么?

最后总结部分:

师: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汇报

师: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科学知识是无限的。希望你们课下继续查阅有关沉浮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再深入的研究马铃薯的沉浮原因好吗?

点评:为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拓展了学习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主题,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科学、运用科学、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三、教学反思:

(一)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这节课上完后,自我感觉还好,主要是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的。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都有新的发现,都能提出有一定质量的问题。学生发言积极,都能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思考,表现出发现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学生懂得了改变液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的道理,特别是对死海的研究,学生能从多角度了解了死海的现状、成因和发展趋势,表明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二)对实现教学目标的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很多教学目标都较好的达到了,学生能够很好的认识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培养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大部分同学能进行归因法推理,部分同学具有了对实验结论进行验证的意识,很多同学受到了验证实验结论的熏陶,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在发展。叫人兴奋的是,还有许多生成性的目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学生对实验研究的兴趣得到了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使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的发展变化,应用知识的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本堂课的教学还没能做到关注全体学生的思维发展状态,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训练还不够到位。

(三)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反思

我虽然对教材进行了一些改动,认为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比较贴近学生,但是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我还是根据学生发展的脉络和学生的参与情况对教学过程做了一些调整。

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有时下沉有时上浮,这可能与什么有关?”的问题时,我估计学生可能会做出以下几种推测:①可能与杯子的大小有关;②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③可能与马铃薯的大小有关。然而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根本就不往这些方面去推测,而是直接切中问题的实质,认为可能是小杯里装的是盐水,理由是他不小心手上碰到了水,自己尝过,感到是咸的。我当时并没有特意把学生向这个方面来引,而是放弃了自己开始的设计。

在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得到初步结论后,大多是学生没有意识到需要进一步验证,但是对结论进行验证是一个严肃的科学态度问题,需要验证的观念是我亮出的,而不是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结果,好像把教师的意志加在了学生身上。因此如何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这是需要我进一步研究的。

(四)产生的新的教学观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许多感想和体会,也迸发出了一些新的观念。我认为:

1、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研究的问题,教师尽可能不直接提出。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学生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也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效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而通过对学生问题的了解,特别是对基于学生经验的真实问题的了解,可以使教师把握正确的探究方向。从学生产生的问题出发组织教学活动,可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需要不断发展的一部分,如果再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问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选出一到两个可以在课堂上利用现有条件进行研究的问题,学生当然很有兴趣,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变得比较强烈,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究过程之中去,学生就会很轻松的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在教学中,不管教学生什么内容,我们都要了解学生在其中产生的问题,或者是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使之成为教学的起点。

2、顺应学生,既是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表现,也能展开更多的教学活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思维发展的流程、兴趣特点和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即顺应学生,是现代教学观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已有经验、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来安排、组织教学,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主体的充分体现。

教师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在学习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那些看似与课堂学习内容无关的问题给予必要的重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耐心听取每一个学生的发言,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教师才能找到顺应学生的线索。特别是对于一些看似荒唐的问题,可能是学生思维活动高度活跃的结果,如果教师给予关注,给他提供展示的机会,还会从中发现学生创新的火花,这样就会不断有新的教学活动生成,使学生的收获远远高于预期的效果。

五、点评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探究了物体的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有关系的基础上,从另一个角度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液体。让学生建立这样一个概念,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内因(大小、轻重),还会是外因(所浸的液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尝试者对沉浮现象的解释并想办法进行验证。这也是一次典型的科学学习过程。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验观察时间、有充分的思考提问时间,有充分的交流共享时间,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研究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的问题、尊重学生的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