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吐奶代表胃部刚经歷一阵痉挛收缩,它也有可能潜藏着一些疾病。

  1岁以下的小宝宝因为身体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偶尔溢吐奶算是常见的现象,但方旭彬医师提醒家长,应该要学会分辨什么程度的溢吐奶可以接受,发生哪些情况发生又必须立刻就医:

  倘若宝宝出现皮肤弹性变差、口水变少黏膜较乾、小便量减少(一般新生儿一天尿片至少会换5~6次)、前囟门(一岁半前宝宝的前囟门尚未闭合)和眼窝凹陷等脱水的表癥。

  虽然有的宝宝溢吐奶情形不严重,但是中长期从生长曲线来看,宝宝的身高体重却明显落后同龄孩子,或者在短时间内生长曲线百分位大幅下滑,都代表生长情况可能出了问题!

  如果宝宝溢吐奶的次数明显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喷射式的大量吐奶,或者吐出黄绿色的胆汁,都需要立即就医。

  倘若小朋友仅是偶尔溢吐奶,但平常会玩会笑活动力十足,长得头好壮壮、身高体重都在正常的增加范围内,家长也无须过度忧虑。溢吐奶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消失,尤其在宝宝开始食用副食品以后,一方面因为身体发育逐渐成熟,另一方面副食品如米糊、麦精都有浓稠度,所以吐奶的现象自然越来越少了。

  溢吐奶潜藏的疾病可能

  虽然说宝宝会溢吐奶多半是正常的,但现象背后仍然潜藏着一些疾病可能,以下就带您一起来了解。

  直至目前为止,确切的发生原因仍未十分明朗。

  多半在出生后两周至一两个月大时会显现,发生机率约每500个活产的新生儿中就有1个,罹病的男女比例是4~5:1。

  贲门是胃的入口、幽门则是胃的出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代表出口处因为肌肉层肥厚被堵塞所以压迫到胃部,造成小朋友从刚开始的偶尔吐,到之后几乎每次进食就喷射状呕吐,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根据统计,15%的人同时合併有肥厚性幽门狭窄与胃食道逆流的问题,另外有5%的人还会同时有黄疸现象。(不过,因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病灶在胆道出口前,所以小朋友的呕吐物不会带有黄绿色的胆汁。)

  就医后进行检查发现,倘若超音波影像显示肥厚肌肉层超过0.4公分、幽门长度超过1.4公分,即确诊为肥厚性幽门狭窄。但是此疾病以药物治疗成效不彰,所以多半会采取手术治疗,将肥厚的幽门肌肉切开帮助放松,通常术后即可进食,约1至2天就能出院返家。

  国外曾做过相关的统计研究,假使家族病史中曾经有人罹患肥厚性幽门狭窄,那么第一胎有约5%的机率也有同样的问题,但如果妈妈本身小时候曾罹患这个疾病,产下的第一胎男婴也患病的机率高达20%,但确切的原因目前仍不清楚,推测可能和神经发育有关。

  宝宝溢吐奶虽然和喝配方奶或母奶没有直接、绝对的关系,但是如果宝宝患有乳糖不耐症,的确有可能因为无法消化吸收乳糖而在肠内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导致出现腹胀、溢吐奶的情形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