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未解之谜的神秘面纱,探索扑朔迷离的科学疑云;让你身临其境,保受益无穷。书中还有不少观察和实践的设计,青少年读者们可以亲自动手,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对于广大青少年学习、掌握科学知识也是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内容简介

《神奇的动物世界》内容简介:一套影响奥巴马、克林顿等几代人成长的经典科普作品;50多个国家儿童共同的选择;美国国家出版奖获奖图书;股神巴菲特唯一投资出版的百科全书,它就是《HOW & WHY》美国经典少儿百科知识全书!

本套丛书根据儿童的阅读特点,用绘制精美的图片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从动物、植物、地球、宇宙、人体、艺术、世界人文地理等方面进行精彩介绍,特别适合7~10岁的孩子自主阅读和父母与4~7岁的孩子亲子阅读。

今天的孩子们不满足于知道万物运行的科学原理,机械地为孩子们灌输知识的时代应该结束。本套丛书丰富的“试一试” “全知道”互动板块,鼓励孩子亲眼见证、亲手探索、亲身体验,让孩子不但知道“是什么”,而且还知道“为什么”,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相信《HOW & WHY》美国经典少儿百科知识全书将以极具吸引力的内容捕获孩子们的心,并激发孩子们探求科学知识的热情。

《HOW & WHY》美国经典少儿百科知识全书第一辑(共七册)包括:《神奇的动物世界》《奇妙的植物世界》《它们怎么工作》《那是怎么回事》《地球密码》《宇宙探秘》《有趣的形状和数》。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译者:方舟子

《HOW&WHY》美国经典少儿百科知识全书是美国现代最为经典的儿童科普读物之一。为了让这套优秀的经典科普作品更好地呈献给中国的儿童,我们邀请了方舟子等国内著名科普作家担纲翻译工作。他们大多拥有高学历,受过专业的科学训练,在国内科学知识普及领域表现非常活跃。

方舟子,我国著名科普作家。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罗切斯特(Rochester)大学生物系、索尔克(Salk)生物研究院做分子遗传学博士后研究。目前担任《中国青年报》等多家报纸的科普专栏作者。著有《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谜》《爱因斯坦信上帝吗?》等18部科普著作。

方舟子博士主持本套丛书所有的翻译工作,并对每本书稿进行审译。他还亲自翻译本套丛书中的《神奇的动物世界》和《奇妙的植物世界》。

太簇,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科普写作。他负责《它们怎么工作》的翻译。

程鹗,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现在美国从事信息技术研发工作,业余从事写作。他负责《那是怎么回事》的翻译。

碧声,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传播系,现为新华社国际部驻纽约记者,电子科普刊物《三思科学》创办人之一。她负责《地球密码》的翻译。

杜磊,曾长期为《南方周末》科学版、《中国青年报》探索版撰写科技报道,电子科普刊物《三思科学》创办人之一。他负责《宇宙探秘》和《有趣的形状和数》的翻译。

图书目录

前言

什么是动物?发现什么是动物,以及动物是如何运动、吃、有宝宝、生长和一起生活的。

认识哺乳动物了解狮子与袋鼠、鲸鱼和狗有什么共同点——以及它们与你的共同之处。

认识鸟类发现鸟类是如何筑巢、下蛋和飞翔的。

认识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它们有的又小又可爱,有的又大又吓人,但是它们的身体全都以相同的方式做某些事情。

认识鱼类许多生物生活在水中,学习怎么分辨哪些是鱼。

认识无脊椎动物了解许多生活在海中、有着奇异形状的生物。

认识节肢动物这些有很多条腿的动物身体有坚硬的外壳,在全世界都能发现它们。

奇异的动物动物有许多种不同的行为,而且有许多种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濒危动物我们必须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如果我们想要动物继续和我们分享这个家的话。

词汇表

书摘

§宝贝

宝贝是海贝中知名度最高的贝类,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它的贝壳被作为货币在民间流通。用它不仅可以缴纳赋税,还可用来换取珍贵的象牙或者生活用品,只要能换的东西,都可以用它来换取。如此相传下来,一切珍贵的东西都被称作了“宝贝”。

宝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底部,在河口附近的淡水中还不曾看到过它们的踪影。而热带珊瑚礁丛生的地方则是宝贝最喜欢活动的场所,从中、低潮区到更深些的泥沙质或礁岩质的海底,都可以发现它们活动的踪影。

宝贝大多是过着自由生活,有的种类也喜欢过寄生生活。它们在海水中行进缓慢,有些每分钟只能够前进1厘米,即使速度最快的每分钟也只能前进约15厘米。在潮水退去后,它们就躲在洞穴内或者礁石和藻类丛生的阴暗处不再爬动了。

宝贝很少在白天出来活动,多是在夜幕降临时才出来寻找食物,或者寻找配偶。它们从壳口探出身体,在珊瑚礁盘上或附近的沙滩上缓缓移动着。有时会翘起尾巴,然后又突然放下,这是一种高度警惕和自我防护的表现。

海贝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而且味美肉鲜,古今中外都把它当作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虽然宝贝在食用方面没有其他贝类那么广泛,但它仍然是宴席上的上乘海味。

宝贝早在汉代就已经作为药用。宋代《本草衍义》“紫贝,背上深紫,有黑点”;明代《本草纲目》中的“贝齿、白贝、海虫巴”等,都将宝贝的贝壳作为药物记载。

§海洋中的牛奶——牡蛎

牡蛎是双壳纲中著名的贝类,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海贝养殖业的常见种类。牡蛎在各地的叫法不一,江苏、浙江一带称其为蛎黄,福建、广东一带称其为蚝,山东一带称其为海蛎子或蛎子。

牡蛎的肉鲜嫩可口,营养价值很高,其鲜肉含蛋白质超过10%,糖类超过4%,还有多种矿物质及维生素,素有“海中牛奶”之称。人们不但可以采捕自然生长的种类,还可以对其进行人工养殖。它同贻贝、扇贝一起构成了海水养殖业的重点品种,在海产品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沿海所产的牡蛎各类大约有20余种,最常见的品种是近江牡蛎、密鳞牡蛎、褶牡蛎、长牡蛎和大连湾牡蛎等。

同时,牡蛎还是重要的药材,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曾对牡蛎作过详细的描述。牡蛎粉可以治盗汗、虚劳燥热等症,牡蛎内的珍珠层是明目的好材料,而牡蛎油即蚝油,更是闻名海内外。

§“建筑奇才”——螺

螺是一位单身住宅建筑家,螺壳就是它精心设计的单身住房。我们知道,其他建筑师盖的房子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意搬动的,但螺的住房不同,它既小又轻,负在房主人背上可以四处移动,十分方便。因此,螺不必为回家的问题而操心。螺类动物的外壳虽然都呈螺旋状,但在外形上却有很大区别,有像宝塔的,有像圆锥的,有像纺锤的,有像陀螺的,还有像盘子或越南式草帽的,更有像双锥的。有些螺长得圆溜溜的,看上去跟皮球或鸡蛋差不多。

螺壳的建筑非常考究,分内、中、外三层。中层最厚,用方解石筑成;外层用薄薄的、比较粗糙的彩色角质层作壳面,并常常饰以花纹;内层也很薄,用文石做成,被“加工”得特别光洁,因为这层壳紧挨着主人柔软、稚嫩的肉体。

螺壳的薄厚和坚固程度是根据所处自然环境来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在多石的水底,为避免磨损,壳就长得很厚实;有些螺是过漂浮生活的,这类螺的壳长得非常薄而轻巧;在多淤泥的水底,螺怕陷到淤泥里爬不出来,所以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有些螺还在足的后端长着一个角质或钙质的壳盖,这是当门用的,螺遇到不速之客侵扰时,立刻缩回身体,关起大门,给来客一个闭门羹。螺的坚固、美观、轻便的单身住房,深受海中的单身汉——寄居蟹的喜爱。螺死后,它的“房产”常常被不会盖房的寄居蟹占有。

地球上螺类分布得很广泛,海洋、湖泊、河流、田间、高山、沙漠均能找到螺类动物的踪迹,连一些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大多数动物都无法在其中生存,但某些种类的螺却能照常在那儿过日子。螺类动物之所以能浪迹天涯,四海为家,显然是与它们惊人的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分不开的。而这种能耐又与它们具有奇妙的螺壳有关。螺壳能御寒,能防热,还能避敌害,同时又能背着到处走,实在是一件建筑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