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园是幼儿从家庭个体活动进入集体活动的开始,是他们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的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也明确提到:“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结合我园实验课题《“建立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研究方案》的开展,在这里谈谈自己对培养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首先明确小班阶段是常规教育的重要时期。

1.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大,模仿力强,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处于他律时期,这一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

2.小班幼儿入园后由于改变了生活环境,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习惯相对要容易得多。

3.小班的常规建立好了,会为以后中班、大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了解幼儿是做好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必要前提。

小班幼儿从各个不同的家庭来到幼儿园,受到的启蒙教育不尽相同。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礼貌,不懂得遵守集体规则,生活卫生习惯还没有养成。有的可能什么也不会做,有的可能乐于助人,有的可能大方、活泼,有的可能胆怯、孤僻……因此,教师要迅速了解班上每个幼儿的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幼儿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

三、培养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途径。

〈一〉 小班幼儿生活规则意识的建立。

1.抓住“入园”契机,为幼儿上好第一课。

新学期开学是小班工作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辛苦的一个阶段,但是,只要班上的老师齐心协力,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就会迎韧而解。为什么这样说呢?一般情况下,通常小班的孩子入园时会哭闹不止,轻微的一般是一周左右,严重的一般是二至三周,甚至个别特殊的有一个月左右。孩子在教室里面哭,有的婆婆、妈妈在教室外面泪汪汪,更有甚者,提出要将小孩接回去,过几天再送来……总之家长送孩子入园时站在教室外久久不肯离去。面对这样的一群孩子和家长,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孩子来一个就微笑着叫着乳名或“小乖乖”接过来,不要家长进教室,并劝说家长离开,尽管家长不理解,过后一段时间再给家长解释;然后,第一周的头三天,不给孩子编固定的座位(因为孩子们肯定会到处乱跑),第四天开始,把跑的孩子,不愿坐座位的孩子哄上座位,就连哭的孩子也是这样,让孩子心中形成一个概念——要坐座位。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