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本该是安全、健康而快乐的,然而,网吧、不健康读物、不必要的学习负担以及不公平的受教育机会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孩子们的成长,也拷问着那些已然出台却尚未完全落实的政策法规。

一、城郊网吧门槛虚设 监控机制有待完善

每到入夜时分,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的网吧内总能发现穿着中学生校服的身影。尽管网吧入口贴有“未成年人禁止上网”的标志,但这些学生依然可以畅行无阻,专心致志地打着游戏。

通过对云南、湖南等一些地方的调查,记者发现,城区里的正规网吧难觅未成年人踪影,但在一些城乡接合部或农村地区,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现象却十分普遍。曾在湖南某县城入股网吧的陆青(化名)向记者透露,一些小网吧“为了生存”故意不安装身份证识别器。面对丰厚利润,一些网吧交完罚款又重操旧业,继续向未成年人敞开大门。

江苏省口岸中学校长封留才指出,净化网络涉及多家部门,牵动千万家庭,必须多方协同、综合施策、构建常态机制。一方面,文化执法部门要加强力量、动态监督,另一方面,学校和家长也要加强沟通,对学生校外、课下的业余活动进行良性引导。同时,还要大力引入社会监督,发动全民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毒侵害。

二、减负怪圈难以突破 教育改革重在治本

“减负”已成为一个无法打破的怪圈。北京、南京等地,有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语数外三门课的作业就至少要花两小时完成;有的学校虽然没有硬性作业,3点多就放学,可家长又怕“别人抓得紧”,在课下或周末给孩子报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

一位北京家长向记者透露,有的学校把期末考试改头换面,用“闯关”练习、“小达人”比试代替考试,有的干脆把考试安排在开学第一天,语数外三门全考还公布分数。

由教育部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两度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内容包括:一至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四至六年级要将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但在引发一连串热议后,这项规定至今未正式出台。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