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小学计算更是贯穿于教学的全程之中,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课标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听了尹老师所上的《小小商店》这一节课,很有感触,课中她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方面给我们以启发。下面就让我们再来品味她在这节课中是如何从兴趣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的。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本节课,教师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背景,运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这节课一开始,教师就以逛超市为题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自己布置三个柜台,价格有整元,整角的,也有几元几角的,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此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现实性都非常强,教师主要起引导的作用,增强了学生的数学交流,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二、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本节课中尹老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通过三个收银员和三个柜台经理的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家产生极浓厚的购买欲望。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