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形距骨

从病因学角度与垂直距骨相似 , 二者具有共同的遗传继承性。 Harris 提出将斜形距骨作为一种病症诊断是必要的 , 因为它所产生的外观畸形状态界于严重而柔软的体位性平足与垂直距骨之间。与具有完全正常 X 线之表现的婴幼儿体位性平足不难鉴别 , 而与垂直距骨的最大区别是它的距舟关节实为可复性“半脱位”, 即被动跖屈前足距舟关节即可复位。 Hamanishi 提供的 TAMBA 和 CAMBA 的测量方法 20 年来已被许多学者所接受 , 根据他的测量界定斜形距骨与垂直距骨间的交叉点是 TAMBA<60 ° ,CAMBA<20 °。在最大跖屈侧位片中距舟关节能复位的为斜形距骨症,仍然脱位的为垂直距骨症,最大跖屈侧位中的TAMBA是鉴别二者最明显的指标。

治疗

一般而言,小于3岁儿童的斜形距骨 , 给予连续的前足跖屈马蹄位石膏矫形能使大多数患儿得以痊愈 , 如果治疗过程中有跟腱挛缩 , 需要行跟腱延长术。治疗痊愈的标准应为足非应力侧位片 ( 甚至是足应力侧位片 ) 上的 TAMBA<10 °。当石膏矫形 3 个月后距舟关节仍然处于脱位状态 ,TAMBA>50 ° , 则改用手术复位。但是对于 3 岁以上儿童的斜形距骨,矫形石膏治疗往往不甚稳定 , 因为距舟关节长期“半脱位”后舟状骨楔形变、距骨头形变尖所致 , 尤其是经过负重的斜形距骨足 , 距舟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初步定型于这种不正常的关系。对这些病例需要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