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念,是文艺创作中的一个术语。它是指能够引起读者在欣赏文艺作品时产生关心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的创作手法。

这一手法同样可以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可以讲究设计悬念。悬念设计得好,可以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例如:我在给孩子讲仿生学的故事时,先给孩子提了几个问题:

小朋友,你知道是动物的器官本领大,还是人的器官本领大?你们一定会说当然是人的器官本领大。我说:不对。你相信吗?今天就给你们说说那些具有超过人的本领的动物器官。

本来,人的本领要比动物的本领大,这在孩子的心目中是理所当然的。这样一开头,当然就给了孩子一个悬念,他关心的是动物的本领到底怎么超过人的本领的,于是就会寻根究底,兴致盎然地把故事听完。这样,孩子对故事的内容就会有较为深刻的印象。

不过,悬念也不能滥用。悬念的效果,取决于悬念内容选择的精当程度、悬念设置时间的恰当与否。

耐心回答孩子的提问,小心呵护其好奇心

对于小孩子来说,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都那样新奇有趣,像是一个个猜不透的谜,他们渴望揭开那一个个诱人的谜底。

可是,儿童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仅靠自己无法认识客观世界内部的联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满足自己认识世界的愿望。

于是,他就要问。问家长,问老师,问自己的小伙伴。

这是儿童发育过程中心理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孩子好奇心理的外在表现。儿童因好奇而发问,也可因家长诱发心生好奇,因此而发问。但是这个时候的好奇只是暂时的,或者说只形成了瞬间兴趣,能否稳定下来,就看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发问了。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老师能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认真对待孩子的发问,因势利导,就有可能把好奇导向兴趣。

如果把好问看成“烦人”、“调皮”,而加以斥责、压制,就会挫伤孩子的好奇心。这个时候,哪怕是一点儿讥讽、批评,甚至表情的冷淡,都会像刀子一样,使这智慧的嫩芽受伤枯萎。

反之,如果能够理解孩子的发问是好奇心的反映,是心理发展的必然,加以小心呵护,做到“闻问则喜,百问不烦,认真回答,因势利导”,就有可能把好奇心发展成兴趣,或者是把由于好奇心所引起的间接兴趣发展成直接兴趣;或者把由于好奇心引起的瞬时兴趣固定下来,进一步发展成稳定兴趣,进而对孩子的学习产生积极作用。

最佳心理状态诱导法

早期诱发模式强调精心设计每一次诱发教育活动的程序结构,让孩子在每一次教育活动中都处于“教学的最佳心理状态”。

教学实践表明,教学的最佳水平是孩子在认识上产生矛盾,出现认知需要。此时,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情绪饱满,兴趣最浓,求知欲最强。教育学家把这种状态称作“教学的最佳心理状态”。

智力培养的最佳水平,就是在“教学的最佳心理状态”时达到的。所以,我们又把这一心理状态叫作“智力发展的最佳状态”。

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经常处在“智力发展的最佳状态”,但是,这个“最佳状态”不是你想它来它就能来的,我们家长要通过精心设计去创造。

所谓“设计”,就是巧妙地制订一套教育活动的方案,使孩子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一步一步地进入“最佳心理状态”。

比如,在设计诱发教育活动的方案中,每一步骤的设置和下一步骤的接续,都应该有严密的逻辑性,让孩子在听到你说出第一步时,就会自然想到第二步;而孩子想的第二步和方案中设计的第二步又很一致或相类似;你讲完第二步,孩子自然想到第三步,而孩子想的第三步和方案中设计的第三步又很一致或相类似;如此,直至结束。由于孩子每一次的思考都得到了证实、肯定,兴趣会顿时而生,思维随之而活跃。这样,孩子就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学习起来效果就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