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从孩子时代走过来的,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这样的恐怖心理。我小时候就是害怕打雷闪电、害怕老鼠、当然最害怕的是晚上独自睡觉的时候会想象恐怖的情节,比如有黑影子、床底下有东西、上厕所时洞里伸出一只血手。

一、孩子的“怕”有三种类型

自然恐惧 如怕打雷、怕鞭炮声;怕影子、怕黑;怕动物。

社会恐惧 如怕上学、怕考试、怕被批评;怕独自在家、怕独自睡觉;怕坏人、怕走丢、怕警察。社交恐惧 如怕说话、怕陌生人。

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怕”及其对策

1.0~1岁

对具体的刺激产生恐惧,比如噪声。这个时期婴儿听觉较为敏感。

对策:父母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安抚,避免强化噪音。

2.1~2岁

与抚育者分离产生恐惧,孩子对带养人的依赖性非常强,应尝试逐步分离。

对策:保证在许诺的时间回来,以减轻孩子的不安全感。

3.2~6岁

对想象出来的东西或未知情况下的预想产生恐惧,比如强盗、黑暗等。4岁时达到高峰,此后开始下降。这个时期孩子有了独立意识,想象力也丰富起来,但又缺乏足够的认知。

对策: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尽量陪伴孩子,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4.6~12岁

对学校、抢劫、身体损伤和自然灾害等产生恐惧,这个时期孩子开始认识到死亡,并由于父母对学习的过分关注而出现对成绩的焦虑。

对策:父母可在行动上缓解孩子的恐惧,认真倾听孩子的害怕,保护孩子。

三、帮助孩子们战胜恐惧心理

恐惧反应可表现为惊慌、惊叫,退缩、痛苦、求救,甚至逃避或对抗,这在孩子接受医疗时(如注射药物)表现最为典型。儿童恐惧时可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表现为呼吸加快,心跳增速,表情紧张,瞳孔扩大,手抖,严重者可呈现紧张惊恐状态,面色苍白,肢体软瘫,甚至一时性大小便失禁或精神抑制等。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