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孩子爱看书,先问问自己是爱读书的父母吗,孩子最是有样学样。杭之曾经有一个在姥姥奶奶界传为笑谈的习惯,不到两岁时每次坐便盆前,都要急急提着裤子去书架上找书——和她爸妈一个样。对小孩来说,不仅父母要读书,还要“陪”他/她一起读才行。因为小孩享受的不仅是书,还有父母的臂弯和陪伴。现在,舍得花钱给孩子买书的父母很多,但愿意花时间、花心思陪孩子一起看书的,可能就没那么多了。在我家,每晚半小时的睡前读书时间雷打不动——即使书上的字她全都认识,即使有些已经读过几十遍。

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爱心树》,有段时间是女儿杭之的最爱,天天晚上都要看,给她读了不下一百遍吧。我有点奇怪,她当时也就两岁多点,不可能体会到那种甜蜜又心酸的感情。只能说,好的童书,你可以两岁看、二十岁看、乃至四十岁看,谢尔·希尔弗斯坦的所有书都让我有此一感。《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向上跌了一跤》《阁楼上的光》《一只会开枪的狮子》等,虽是简笔画,有的文字只有一句话甚至几个字,论及的却是快乐与成功,选择与放弃,寻找与自我实现这些人生的根本问题,如今,这几本也是我常常翻看的手边读物。

大卫·维斯纳的《7号梦工厂》《1999年6月29日》《疯狂星期二》等,也是我推荐给不少妈妈的。要说内容就更无稽了:某个星期二晚上,一个池塘里的青蛙全飞上了空中……这能有什么“教育意义”?不过正是因为连文字都没有,每次看都能天马行空地生发出不同内容:我们一起给7号梦工厂里的小男孩和小云起名字,每次安排不同的对话,演绎更丰富的细节,想象飞向外太空的蔬菜会遭遇什么,飞翔了一圈又落回池塘的青蛙是什么心情……我还会把杭之说的内容记在旁边,用不了几次,文字,自然也就认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