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活动一:会变的天气

 系列活动二:四季轮回

系列活动一:会变的天气

活动一、科学《多变的云》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云的颜色、形状是多变的。

2、 初步了解云会变成雨、雪等落下来。

3、 培养幼儿关注和探索天气现象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三)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到室外观察天上的云:

(1)“请你们看看现在外面的云,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像什么?”请幼儿自由表达。

(2)“云会不会移动?怎样移动?想一想,云为什么会移动?”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云的位置移动等变化。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云:

(1)“云会不会变成其它的样子?你有没有见过别的云?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时候见到的?”引导幼儿说出下雨前的乌云、阴天的云、傍晚时的云彩等。

(2)“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云呢?”引导幼儿充分讨论、猜测。

(3)向幼儿介绍不同的云是和天气有关系的。

3、初步认识云与天气的关系:

(1)“图片上的云像什么?你们见过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天气?”

(2)学习民间谚语:“馒头云,天气晴”、“天上起炮台,不过三日雨淋淋”、“乌云盖头顶,大雨就来临”。

4、讨论:“云会变成什么?”

活动二、语言:故事《淘气的雾弟弟》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感知雾的特征,感知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

2、通过实践游戏,亲自体验“雾茫茫看不清楚”的感觉。

(二)活动准备:

幼儿已具有对雾天的初步认识;自制眼罩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晴天与雾天的不同:

“晴天和雾天有什么不同?晴天的时候,马路上的汽车、天上的飞机是怎样行使或飞行的?小朋友们在公园里看到了什么?雾天的时候,马路上的汽车和天上的飞机碰到了什么烦恼?小朋友在雾天有什么感觉?”

2、欣赏故事《淘气的雾弟弟》:

(1)“雾弟弟做了哪些淘气事?”

(2)“雾天,司机开车真不方便,让我们帮他们想想办法吧。”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3)引导幼儿了解“太阳出来,雾就会消失”的道理。

(4)“后来雾弟弟到天上变成了什么?”

3、游戏《蒙眼开车》:

(1)介绍游戏规则:在“路边”用小椅子设置一些障碍,幼儿分组戴上自制眼罩,模拟“雾天开车”。行使中若碰到了椅子,就代表发生了交通事故,停止游戏。

(2)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3)请幼儿说说“雾天开车”的感受。

活动三、数学《8的组成和书写》

(一)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了解8分成两份有七种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

2、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能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相关的几组分合式。

(二)活动准备:

教具:放大的操作材料;贴绒数字;分合号。

学具:操作材料;水彩笔;铅笔。

(三)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复习7的组成

游戏《对数》:“今天我们来玩对数的游戏,你报的数和我报的数合起来是7。”

2、小组活动:

第一组——剪贴格子;第二组——给圆点涂色记录;第三组——分隔点涂记录;第四组——分点子记录;第五组——翻片片记录。

“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剪贴格子、给点涂色、分隔圆点、翻片片才有顺序?请小朋友进行自己组的活动,不换组。”

3、集体活动:学习8的组成

(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活动完成的怎么样?先看看两数合起来是不是8?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分的和记录的是否一样?8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你们看看哪组分合式是有顺序的?”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请小朋友看看左边的数,下面一个总比上面一个数怎么样?左边的1变成2多了1,多的这个1是从哪里来的?”

(3)从互换的形式,启发幼儿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

“这7组分法,有哪几组分合式你不写出来,别人也能知道?为什么?”(启发幼儿讨论4和4这组能不能省略不记。)

活动四、贴画讲述《云彩壁画》

(一)活动目标:

1、能运用合适的材料、方法表现云的形状。

2、能将贴画编讲完整的故事。

(二)活动准备:

蓝色绘画纸;油画棒;棉絮。

(三)活动过程:

1、各种各样的云:

(1)引导幼儿观看云的图片。

(2)谈论几种云的外形和相关的天气。(积云——胖胖的,又弄又厚,像一座山,形状易变;卷云——像羽毛,一行行,一群群;层云——宽大,灰色,位置很低。)

(3)这些又大又白、一簇簇在天空中到处游动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它们不是棉花,不是肥皂泡,不是软糖,它们是成千上万吨水漂浮在高空中。

2、我看见的云:

(1)引导幼儿在蓝色纸上用棉絮和白色油画棒表现出自己看见的雪白、柔软的云,鼓励幼儿为自己的作品说一小段话,教师帮助记录。

(2)将幼儿的话进行展示,,供幼儿欣赏云彩壁画。

3、游戏《白云乌云》:

(1)介绍游戏规则:教师说“白云”,幼儿边做蝴蝶飞的动作,边念“白云飘飘天气好”;教师说“乌云”,幼儿边做蹲下的动作,边念“乌云滚滚要下雨,快快停下避避雨”。

(2)根据幼儿的兴趣,游戏进行若干次。

活动五、常识《小小气象员》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寒暑表的名称、用途,知道寒暑表中的水银柱,热了会往上升,冷了会往下降。

2、知道天气是经常变化的,能关注天气,对自然变化有积极探索的兴趣,了解变化的天气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密切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寒暑表;水温表;热水、冷水;画纸;描边笔。

(三)活动过程:

1、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1)谈论天气预报,引出课题:“为什么大家喜欢看天气预报?什么叫天气预报?”

(2)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每晚的天气预报要把什么告诉大家?每天报的气象一样吗?一年春、夏、秋、冬,天气有哪些变化?”

(3)讨论:“为什么要预报天气?”

(4)小结:“一年四季,天气是不断变化的,有时热、有时冷,有时晴、有时雨。人们可以根据天气来穿合适的衣服,安排不同的工作,使大家生活得更好,天气预报真有用。”

2、了解寒暑表的名称和用途:

(1)从天气预报中的温度入手,引出寒暑表:“气象员是怎样知道每天的温度的?”

(2)师生观察寒暑表,通过实验了解它的作用:

①“这种表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用?”

②实验:把水温表分别放在热水、冷水中,引导幼儿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时候红柱子往上升?什么时候红柱子往下降?”

3、记录天气情况:

(1)“今天天气怎么样?温度是多少?请小朋友将今天的天气情况记录下来。”

(2)同伴间相互交流记录情况。

活动六、音乐:韵律活动《雨点沙沙》

(一)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能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小雨的喜爱。

(二)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雨天撑小伞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1、听听唱唱:

(1)“我是一朵小雨云,圆圆胖胖的小雨云,打雷的时候,我会发出这样的声音,轰隆,轰隆轰隆!接着,小雨点沙沙沙,翻着筋斗落下来了。”

(2)完整欣赏歌曲一遍:“你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

(3)听音乐拍旋律节奏。

(4)教师先有节奏的朗诵歌词,然后完整地唱:“这首歌曲有几段?唱了些什么?”

(5)幼儿学唱两遍。

(6)教师示范变速唱,幼儿倾听不同的演唱效果。

(7)幼儿演唱歌曲。

2、唱唱跳跳:

(1)鼓励幼儿进行创编:“如果你有一把小伞,你会在雨中怎样表演呢?”

(2)幼儿表演。

活动七、数学《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

(一)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能按照图示列出算式。

2、能用准确的语言讲述算式的含义。

(二)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图片,贴绒算式;学具——铅笔,操作材料,剪刀。

(三)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复习8的组成——碰球。

(2)学习8的第一组加法:

出示3张实物图:“这三张图说了一件什么事?谁会用一个算式记录这三张图的意思?7加1等于几?这道算题是什么意思?”

“现在算式的意思和刚才一样吗?谁能来说说算式的意思?”请把算式读两遍。

(3)学习8的第一组减法:

出示3张实物图:“这三张图说了一件什么事?谁会用一个算式记录这三张图的意思?8减1等于几?这道算题是什么意思?”

“现在算式的意思和刚才一样吗?谁能来说说算式的意思?”请把算式读两遍。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看图和标记做四道算式题;第三组——分隔点图记录;第四组——看图写算式;第五组——剪贴格子。

3、活动评价:请每组的幼儿分别讲述自己的活动。

活动八、绘画故事《小水滴的新家》

(一)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象并讲述小水滴的新家。

2、尝试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小水滴。

(一) 活动准备:画纸、笔。

(三)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小水滴的家》:

(1)讲述故事的前半段。

提问:“小水滴从妈妈的怀里掉出来,到了哪里?”鼓励幼儿大胆想想,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

(2)欣赏故事“它和树握握手”到“不见了”。

提问:“故事中的小水滴落到了哪里?它干了些什么事?”

2、画画“小水滴的新家”:

(1)“你能不能让你画的小水滴能跑、会跳、能看、还有表情呢?想象一下小水滴会落到哪里?有些什么表情?”

(2)幼儿绘画,教师适时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3)引导幼儿说说小水滴掉到了哪里?它的新家在哪里?

(4)引导幼儿将想象画编成一个简短的小故事。

(5)欣赏故事结尾,听听故事中的小水滴最后怎么了。

活动九、语言:散文《风儿和我》

(一)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内容,了解散文中拟人守法的运用。

2、会用语言、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体验风和人们的关系,感受作品中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散文录音;和风儿做过游戏。

(三)活动过程:

1、谈话:“你见过风吗?风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散文一遍,幼儿初步欣赏散文:

“散文的题目叫什么?听了散文以后,你觉得怎样?你喜欢这篇散文吗?”

3、出示挂图,幼儿一边观察,一边再次欣赏散文:

“散文里说了些什么有趣的事?你喜欢散文的哪一段?”

4、幼儿听散文录音,边听边跟着念散文中的某些片断。

5、组织幼儿绘画《风儿和我做游戏》:启发幼儿画出在什么地方,风儿和我玩什么游戏。画玩以后,鼓励幼儿说一说。

活动十、音乐:歌曲《风儿找妈妈》

(一)活动目标:

1、能唱准休止符与弱起旋律。

2、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体验与别人协作的快乐。

3、通过演唱歌曲,体验思念妈妈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幼儿已欣赏散文诗《风儿和我》。

(三)活动过程:

1、将歌词串成一篇小散文,教师进行朗诵,帮助幼儿理解歌词、记忆歌词:“风儿问过谁?风儿捎给妈妈什么话?”

2、幼儿跟着教师朗诵歌词,初步体验思念妈妈的感情。

3、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

4、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1)哼唱歌曲。

(2)指导幼儿演唱歌曲:“风儿问过谁?(重点学习休止符与弱起拍的唱法)风儿捎给妈妈什么话?(重点指导:最后一句减慢结束)”

5、幼儿分组练习。

6、指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双声部合唱。

系列活动二:四季轮回

活动一、常识《四季轮回》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四季的轮回,知道季节的排列顺序。

2、发现和欣赏每一个季节的美。

(二)活动过程:

1、四季的轮回:

讨论:“每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哪几个季节?它们是怎样排列的?”(每年都是由春到夏,由夏到秋,由秋到冬的顺序排列的)

2、我喜欢的季节:

(1)欣赏故事《四季的礼物》:通过欣赏故事,发现每一个季节的优势。

(2)欣赏散文诗《四个太阳》

(3)讨论:“我喜欢的季节。为什么喜欢?”引导幼儿发现每一个季节的特征和美。

活动二、语言:诗歌《四季歌》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四季的特征,学习词语“吐出、嫩绿、一枚、成熟、绣”。

2、感受诗歌中美的意境,能有表情地进行朗诵。

3、激发幼儿对四季的热爱。

(二)活动准备:了解四季的特征;四季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四季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四季的基本特征:

“这四幅图片都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教师用图片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初步感受诗歌的美:

(1)幼儿欣赏前提出听诗歌的要求:“听完后,说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诗歌。”

(2)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诗歌中说到了谁?你最喜欢诗歌的哪一句?为什么?

3、第二次示范朗诵诗歌:

提问: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话进行回答。

(1)春天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对妈妈说了些什么话?(学习词:吐出、嫩绿)

(2)夏天是什么?小花对太阳说了些什么话?

(3)秋天是什么?红果对太阳说了什么?(学习词:一枚、成熟)

(4)冬天是什么?白雪公主对太阳说了些什么?(学习词:绣)

4、在提问的基础上学习朗诵诗歌:

(1)引导幼儿逐幅根据图片进行朗诵。

(2)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3)你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个季节?请你朗诵一下吧。

5、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三、数学《学习8的第二组加减》

(一)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第二组加减,能按照图示列出算式。

2、能用准确的语言讲述算式的含义。

3、培养幼儿综合分析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图片,贴绒算式;学具——铅笔,操作材料,剪刀。

(三)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复习8的组成——碰球。

“今天我们来碰球,我的球和你们的球合起来是8。”

(2)学习8的第一组加法:

出示3张实物图:“这三张图说了一件什么事?谁会用一个算式记录这三张图的意思?6加2等于几?这道算题是什么意思?”

“现在算式的意思和刚才一样吗?谁能来说说算式的意思?”请把算式读两遍。

(3)学习8的第一组减法:

出示3张实物图:“这三张图说了一件什么事?谁会用一个算式记录这三张图的意思?8减2等于几?这道算题是什么意思?”

“现在算式的意思和刚才一样吗?谁能来说说算式的意思?”请把算式读两遍。

2、小组活动:

第一组——看图和标记做四道算式题;第二组——根据图形选特征标记;第三组——分隔点图记录;第四组——看图写算式;第五组——剪贴格子。

3、活动评价: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

活动四、小组活动:水墨画《睡莲》

(一)活动目标:

1、掌握正确地握毛笔的方法。

2、通过观察,尝试正确地使用浓墨、淡墨进行作画。

(二)活动准备:

笔、墨(浓墨和淡墨)、涮笔筒、餐巾纸、宣纸、抹布;教师范画。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范画,看看花瓣、茎、叶、叶脉等分别使用的是淡墨还是浓墨。

2、指导幼儿正确的握毛笔的姿势。

3、观察各部分的形状,如花瓣、叶子等,尝试用毛笔蘸对应的墨在宣纸上画出来。

4、引导幼儿尝试在画面上进行简单的填画,如云、太阳、水、小鱼等。

活动五、常识《一年四季的变化》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复习,使幼儿进一步掌握四季的名称、顺序及主要特征。

2、发展幼儿的记忆力和辨别能力。

(二)活动准备:

春、夏、秋、冬的图片各一张,有关插图(四季的花卉、昆虫、农作物和不同衣着的人物)

(三)活动过程:

1、从景物上辨别四季:

(1)出示四张代表四个季节景物的图片(画面上有树和草):“这四张图各代表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小结:我们从图上的树和草的变化就可以辨别出四季来。春天的树、草开始发芽,并长出嫩绿的叶子;夏天的树、草长得很茂盛;秋天的树叶、草开始变黄,秋风一吹树叶一片片飘落;冬天的树,树叶落光,树枝是光秃秃的,小草也枯了。

2、从人们衣着打扮上辨别四季:

(1)出示穿着不同季节服装的小朋友插图:“一年四季的天气有什么不同?人们在四季里穿些什么衣服?”(请幼儿把插图插在相应的季节图片上)

(2)小结:春天,天气比较暖和,人们穿毛衣;到了夏天,天气非常炎热,人们穿单衣;秋天,秋风轻轻的吹来,天气转凉了,人们又穿上毛衣;冬天寒冷,人们又穿上棉衣。

3、从昆虫的出现辨别四季:

(1)出示蜜蜂、蝴蝶、知了、蟋蟀的虫蛹的图片:“你们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这些昆虫出现在什么季节?”(请幼儿把这些昆虫分别插在相应的季节图上)。

(2)小结:蜜蜂和蝴蝶出现在春季;知了出现在夏季;蟋蟀出现在秋季;冬季到了,许多小虫都变成了虫蛹。

4、从花卉上辨别四季:

(1)出示桃花、荷花、菊花、腊梅花:“这是什么花?它在什么季节开放?”(请幼儿把这些花分别插在相应季节的图片上)

(2)小结:这是桃花,它在春季开花;荷花在夏天开放;秋天开放的是菊花;腊梅花不怕冷,在冬天开放。

5、从农作物的收获时间辨别四季:

(1)出示麦穗、稻穗、棉花、玉米的插图:“哪个小朋友知道这些农作物的名称?它在什么季节里收获?”(请幼儿分别把这些农作物插入相应的收获季节)

(2)小结:麦子在夏天收获。稻子按地区和气候的不同分双季和单季,双季是一年中收获二次稻子,第一次在夏季收获,同时种下第二批,到了秋天是第二次收获的季节,单季是一年中种植一次稻子,它在秋季收获。棉花和玉米都在秋天收获。

6、了解四季的顺序。

(1)“我们已经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谁知道一年的开始是什么季节?它的顺序是怎样的?”

(2)小结:“春季是一年的第一个季节,春季过后是夏季,接下来是秋季,冬季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

7、游戏“什么季节到了”:

每个幼儿画有树、花、农作物、动物的卡片各一张。请四个幼儿扮演“春姑娘”“夏天”、“秋姑娘”“冬爷爷”。当教师说:“春天到了”拿着与春季有关物体卡片的幼儿迅速站立,跑到春姑娘旁边,教师检查是否正确,游戏依次进行。

活动六、音乐:打击乐《水仙花圆舞曲》

(一)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按3/4拍音乐的强弱规律创编节奏型,能看指挥合作拍节奏。

2、体会乐曲所表现的情境,感受乐曲的优美旋律及三段体结构。

(二)活动准备:

水仙花图片;“看水仙花”图画;乐曲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介绍曲名,感受音乐结构:

(1)出示水仙花图片,介绍曲名《水仙花圆舞曲》。观看“看水仙花”的画面,简述“小朋友去看水仙花,以及围着水仙花闻香、跳舞,然后回家”的情境。

(2)幼儿倾听音乐,感受三拍子音乐,并随音乐拍手,熟悉旋律。

(3)分辨乐曲ABA的结构:“乐曲的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2、分段听音乐:

(1)听A段音乐,引导幼儿根据“看水仙花”过程,体会小朋友去看花,以及看完花回家的情境,并启发幼儿用3/4拍舞步表达音乐的优美情绪。

(2)听B段音乐,引导幼儿根据“小朋友闻花、跳舞”的情境,用舞蹈动作表达感受。

3、完整欣赏音乐:

幼儿根据音乐结构,用即兴舞蹈的方式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4、创编节奏型:

(1)启发幼儿按3/4拍规律创编节奏型。如X X X 、X O O 等。

(2)根据幼儿的创编,集体随音乐拍节奏。

(3)幼儿看指挥合作拍节奏。(如一组拍X O O ,另一组拍 O O X 等。)

活动七、数学《9的组成及书写》

(一)活动目标:

1、学习9的组成,了解9分成两份有八种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

2、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二)活动准备:

教具:放大的操作材料;贴绒数字;分合号。

学具:操作材料;水彩笔;铅笔。

(三)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复习8的组成

游戏《对数》:“今天我们来玩对数的游戏,你报的数和我报的数合起来是8。”

2、学习9的组成:

(1)出示9朵花:“一共有几朵花?这几朵花有什么不同?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方位上观察和讲述。

(2)“谁能有顺序地把刚才的事记录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排的?”

(3)“请把分合式读一遍。”

(4)“请小朋友看一看左边的数,下面一个总比上面一个数怎么样?左边的1变成2多了1,多的这个1是从哪里来的?”

3、小组活动:

第一组——剪贴格子;第二组——给圆点涂色记录;第三组——分隔点涂记录;第四组——分点子记录;第五组——翻片片记录。

“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剪贴格子、给点涂色、分隔圆点、翻片片才有顺序?请小朋友进行自己组的活动,不换组。”

4、活动评价:

请按序分合和记录的幼儿将操作结果讲述给大家听,并说出自己的顺序。

活动八、绘画《我喜欢的季节》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绘画活动加深幼儿对四季的印象。

2、能运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对四季的认识。

(二)活动准备:

四季图片;画纸;描边笔;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

1、提供四季的图片,幼儿小组讨论,四季的特征。

2、个别幼儿向大家讲述自己喜欢的季节都有些什么景色,人们的活动是怎样的。

3、幼儿绘画。

要求:保持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大胆的表现自己喜欢的季节特征。

活动九、语言:散文诗《四个太阳》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词语:清凉、邀请、冻僵。

2、理解散文诗内容,能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

3、感受散文诗中美的意境。

(二)活动准备:课件。

(三)活动过程:

1、讨论:“是谁为我们大地带来了光明与温暖?(太阳)夏天,太阳会让我们有什么感觉?秋天会有什么感觉?冬天呢?春天呢?你希望太阳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2、欣赏散文诗《四个太阳》:

提问:“散文诗的名字叫什么?春夏秋冬的太阳各是什么颜色的?”

3、观看课件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

提问(1)为什么春天的太阳是绿的?(学习词:清凉)

(2)为什么秋天要画一个金黄的太阳?(学习词:邀请)

(3)冬天是什么颜色的太阳?为什么?(学习词:冻僵)

4、学习朗诵散文诗,体会散文诗中美的意境:

(1)你最喜欢散文诗中的哪一句?请你用散文诗中的话来说一说吧。

(2)利用课件,让幼儿学习朗诵散文诗。

提问:“你听了散文诗有什么感觉?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朗诵这首散文诗呢?”

5、和幼儿一起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四个太阳》。

活动十、音乐:打击乐《水仙花圆舞曲》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打击乐器按指挥的手势,迅速正确地做出反应进行即兴演奏。

2、积极参与设计演奏方案的活动。

3、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打击乐器若干;乐曲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倾听乐曲,帮助幼儿回忆乐曲的节奏及ABA的结构:

(1)欣赏乐曲。

(2)出示几位小朋友创编的节奏图,和幼儿一起拍节奏,并提醒幼儿拍节奏时看指挥。

2、乐器演奏:

(1)启发幼儿自己设计配器方案,为强拍音乐配置对应的乐器(如大鼓、铃鼓等)。

(2)将幼儿创编的节奏型,用打击乐器看指挥即兴表演,要求幼儿集中注意迅速做出反应。

(3)拍出强弱规律,表现乐曲的优美情绪。

3、完整地看指挥演奏乐曲。

区角活动:

1、科学角:提供酒精灯、镊子、纸条,指导幼儿操作发现风的形成;提供风标仪,指导幼儿观察风标的变化,并记录风的大小;

2、认知角:提供四季植物、气候、人们的活动等图片,指导幼儿了解四季特征及与人们的关系。

3、益智角:提供数学故事图,指导幼儿编讲8的加减故事,并列算式。

4、折纸角:提供牵牛花、燕子的折纸步骤图及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指导幼儿看图示折纸。

5、泥工角:提供泥工使用的工具:冰糕棒、牙签、筷子、拉环等,指导幼儿塑造四季水果、动物、花等。

6、表演角:提供头饰,指导幼儿创造性地表演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风娃娃做客》。

7、音乐角:提供节奏谱、乐器、录音磁带,幼儿自由编配节奏为乐曲伴奏。

8、建筑角:指导幼儿相互合作并合理使用辅助材料搭建《儿童医院》、《植物园》、《气象台》。

9、图书角:提供有关四季的儿歌、故事等书籍。

10、语言角:提供诗歌《万紫千红总是春》、散文诗《春天说了什么》《四个太阳》、故事《小桃仁》图片,指导幼儿自己发现学习;提供词语:五颜六色、……像……、渐渐,指导幼儿运用词语说话。

 >> 幼儿园主题活动《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教案设计

 >> 幼儿园春季专题教案:一年四季的循环